日本“硬刚”美国汽车关税问题绝不让步

2025-05-06 14:19  头条

最近,美日关税谈判可谓火药味十足。美国总统特朗普摆出一副"你不让步我就加税"的架势,而日本首相石破茂却意外强硬,连番表态誓死保住本国汽车产业,甚至不排除用"驻日美军费用""美债"这些老账来和美国算算。这场你来我往的博弈,其实不仅是单纯的关税问题,更是政治利益、选举压力、经济命脉和国际局势的多重较量。

那么,向来在美国面前低眉顺眼的日本,为什么这次突然硬气了?背后到底藏着哪些隐情?

一、日本汽车产业,不容碰瓷的经济命脉

说到日本经济,最硬核的支柱产业非汽车莫属。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对美国的汽车出口额超过400亿美元,占到日本对美出口总额近30%,而在美国市场上,日系车份额达到18%,仅次于墨西哥。更关键的是,汽车相关行业撑起了日本国内558万人的饭碗,相当于全国就业人口的10%。

如果美国真的对日本汽车加征25%的高额关税,直接后果就是日本对美出口遭遇腰斩,大量工厂关停、失业潮爆发,进而拖累整个经济下滑。据《日本经济新闻》测算,光汽车关税一项,日本经济就要损失870亿美元,差不多是日本GDP的2%。

换句话说,汽车产业是日本经济的命根子,也是无数普通家庭的生计。哪怕日本再亲美,在这个问题上也绝不可能低头。石破茂如果在汽车关税上让步,不仅自己政治生涯完蛋,整个自民党也得跟着垮台。

二、7月参议院选举,石破茂急需"强人"标签

除了经济利益,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石破茂急需"政治强人"的标签,给自己和自民党赢下7月3日的参议院选举。别看现在他喊得猛,实际上石破茂这段时间过得很不容易。

3月中旬,"礼金券"丑闻曝光,让石破茂的内阁支持率狂跌8个百分点,降到31%,创下上台以来新低。政坛老手都知道,一旦支持率掉到30%以下,政权随时可能塌方。为了止血保命,石破茂必须拿出点硬动作,证明自己不是"对美唯命是从"的软柿子。

正好特朗普这时候又逼着日本在关税上让步,这成了石破茂重塑形象、拉拢民意、稳住基本盘的绝佳机会。果不其然,自从他两次强硬表态拒绝让步,媒体民调显示,自民党的基层支持率反而有所回升。可以说,这场对美"硬碰硬",不光是经济账,更是选票账。

三、美国经济恶化,谈判攻守易势

过去美日谈判,日本总是处于被动,原因很简单--美国经济强势,日本怕得罪了美国,出口和美军保护都要出问题。但现在不同了,特朗普"关税大棒"四处挥舞,已经反噬了美国自己。

4月3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下滑0.3%,这是2022年以来最差的表现。同时,美国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跌到86,创下2020年以来新低,说明美国老百姓对经济前景越来越不看好。

更要命的是,关税政策成为美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连原本支持特朗普的蓝领选民都开始抱怨物价上涨、商品涨价,生活压力大。可以说,特朗普打贸易战打到现在,自己国家先吃了苦头。

这时候石破茂发现,特朗普比自己更急着达成协议。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第一轮谈判时,特朗普罕见亲自现身,还强行把谈判地点改到白宫,临场追加"驻日美军费用"等议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攻守易势,日本自然有了底气,石破茂趁势强硬,也在情理之中。

四、美债暴跌,日本手握"筹码牌"

别看特朗普咄咄逼人,其实美国财政状况已岌岌可危。截至目前,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已超过3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一年GDP的130%。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4月10日一周内飙升至4.49%,创下"911事件"以来最大单周涨幅。

高利息意味着美国政府一年光利息支出就可能占到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而美债的最大海外持有人,正是日本,持仓高达1.13万亿美元。

过去日本政府明确表态,不会用美债作为商业谈判筹码,但局势变了。5月2日,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罕见发声称:"日本持有的美债可以成为与特朗普政府谈判的筹码。"这相当于公开亮底牌,给了石破茂更强的谈判底气。

一旦日本真的减持美债,将进一步推高美债利率,给美国财政雪上加霜。特朗普再强硬,也不敢轻易冒这个险。

五、总结:这次日本真敢"顶"

综合来看,这次美日关税谈判,表面上是汽车关税、军费、美债的讨价还价,实际上却是两国经济、选举政治、国际博弈、金融博弈的多维角力。

日本之所以敢强硬,原因很简单:

1. 汽车产业就是日本的命根子,动不得。

2. 石破茂急需强硬姿态稳住选情。

3. 美国经济走弱,特朗普比谁都着急。

4. 美债暴跌,日本手握"杀手锏"。

如果说80年代《广场协议》逼日本让步,是美日实力悬殊;那么今天,虽然美国仍强,但特朗普的鲁莽政策和自身困境,已经给了日本喘息与反击的空间。

石破茂这次,显然不想再当那个"乖乖听话的盟友"。谁说狗腿子就不能翻脸?现实证明,连最亲美的日本,在国家核心利益面前也会毫不犹豫地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