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684.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0.2%,为历史同期第三多(仅次于1998年700.1毫米和2016年686.3毫米)。海南和内蒙古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多。海南珊瑚(629.3毫米)、广东斗门(395.6毫米)、河南社旗(384.7毫米)等70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松辽流域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多,珠江流域为历史第四多,海河、淮河、黄河、长江流域降水量均较常年同期偏多。
另一方面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影响。厄尔尼诺事件中,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海水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拉尼娜事件中,这一区域的海水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低。赤道中东太平洋"暖水""冷水"事件会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强度,同时也会推高全球变暖的温升幅度。
根据《巴黎协定》提出的控温目标,到本世纪末应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以内而努力。
2023年,受厄尔尼诺事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工业化之前全球平均温度相比,全球的温升已经达到1.45℃。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成为新常态
周兵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高温热浪、骤旱、暴雨洪涝、寒潮、暴风雪等极端天气现象频繁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与强度、时空分布、发生机理、潜在风险、复合型灾害损失构成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气候变化造成的升温趋势,对全球的粮食、水、生态、能源、基础设施以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全球大约有33亿-36亿人生活在气候变化的高脆弱环境中。
11月7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气候服务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前所未有的高温持续到2024年。许多极端气候事件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尽管早期预警和灾害风险管理有所进步,天气和气候相关的死亡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减少,但经济损失不断增加。2020年至2024年中期,洪水仍然是最常见的灾害。
然而,高温相关灾害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占全球报告的天气、水和气候相关死亡总数的57%。数据显示,风暴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占总损失的59%。
气候变化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长期和持续的风险愈加显著,并以"风险级联"方式由自然系统向经济社会系统不断渗透蔓延,给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安全带来重大挑战。
周兵认为,我国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极端事件威胁国家安全,区域面临更大气候风险。到2035年前后,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类似于2013年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可能性会变为两年一遇。到21世纪末,发生极端高温事件的概率将是目前的几十倍。未来10-20年,我国气温将持续升高,极端高温、强降水、洪涝和干旱等灾害风险加大,大气环境容量继续减少,污染扩散能力变弱,气候风险呈加剧态势,需从战略高度上重视气候安全问题。
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呈发生数量多、影响区域广,极端性增强,无前兆突发性事件增多的趋势。总体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区域性极端强降水、大范围极端高温热浪、持续性极端骤旱、高影响极端寒潮等事件发生频率增大。
二是各种极端天气呈现出极端性强、破坏性强、反常性强的特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已成新常态。
三是时空尺度上非典型的极端天气接连发生,气候变化突破了季风气候的规律性。
四是极端天气呈现快速转换趋势,旱涝急转、冷暖急转等异常现象频繁发生。
五是复合型气象灾害接踵而来,局地性、突发性、灾难性事件趋多。
六是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例较高。
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报预测和科学应对还存在短板
周兵表示:"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取得了比较好的服务成效。但由于极端天气区域差异大,要将极端天气的'信号'转变为精准的天气预报,面临很大困难。"
当前,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报预测和科学应对还存在一些短板:气象监测能力无法满足极端天气监测需求;极端天气预报业务科技能力仍待提高;早期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受限,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紧急发布制度不完善;极端天气灾害防御的法规标准体系不够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