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美元迎来半个多世纪以来(自1973年)最糟糕的开局。"2025年已经过去一半,《纽约时报》当地时间6月30日报道指出,过去六个月,与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一篮子货币相比,美元贬值了超过10%。美元上一次在年初出现如此大幅度贬值是在1973年,当时美国遭遇了一场巨变,结束了美元与黄金价格的挂钩。
报道毫不客气地指出,如今这一重大变化,皆拜特朗普咄咄逼人的关税政策和更加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所赐",导致世界秩序被重塑。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忧以及美国政府的债务增加,一同给美元带来了压力,人们对美国处于全球金融体系中心地位的信心缓慢下滑,也在冲击着美元。
尽管特朗普目前已经放弃了其最极端的关税想法,美国股市和债市也从今年早些时候的损失中恢复一些元气,但美元仍在继续下跌。这意味着,美国人出国旅行的成本更高,外国人在美国投资的吸引力下降,从而削弱了政府试图借贷更多资金时的需求。另一方面,美元走软应该会利好美国出口商,并推高进口成本,但由于关税威胁,这些典型的贸易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自1986年以来,每年上半年美元指数的百分比变化,红线为2025年。 《纽约时报》制图
"美元走弱或走强都不是问题,"渣打银行G-10外汇研究全球主管史蒂文·英格兰德(Steve Englander)表示:"问题是:这告诉你,世界是如何看待你的政策的?"
最初,美元在特朗普重新执政后后飙升,就像股市投资者一样,汇市投资者认为特朗普支持经济增长和亲商,这可能会吸引世界各地的投资,提振对美元的需求。
然而,这种热情并没有持续多久。在今年1月中旬见顶后,美元指数开始下滑。市场对所谓"亲商"的特朗普政府的期望,逐渐被挥之不去的忧虑所取代--人们担心顽固的通胀压力,以及本已高企的利率对经济和股市公司造成冲击。
之后,特朗普出人意料地宣布了比任何经济学家、投资者或分析师预测的都要高得多的关税,这让从股票到债券再到美元的整个市场,集体陷入了恐慌。
投资者担心,关税带来的通胀影响可能会使利率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在高位,这对已经开始显示出一些疲软迹象的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伴随着特朗普政府最初加码关税政策,在全球贸易动荡之际,对经济的担忧加剧为对美国资产安全的担忧。一开始是对通胀和劳动力市场的焦虑,现在变得更加强烈地聚焦于特朗普的关税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巨大影响。
分析人士担心,美元和美国资产正遭遇大规模转移,这与近年资金涌入美国资产、主导投资格局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英格兰德担忧,那个曾经一枝独秀的美国正变得泯然众人(US that looked exceptional is falling into the pack)。
《纽约时报》称,更高的关税很可能意味着更少的进口,而更少的进口意味着支付给海外企业的美元减少。反过来,这可能会减少再投资回流到美国的美元,比如政府债券市场,这既是因为避免兑换货币的便利性,也是因为投资者对美国市场的信心。
报道指出,美元近期下跌的影响是深远的。上一次美元在年初出现如此大幅下跌是在1973年,当时外国货币不再与美元挂钩。这一变动,发生在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决定不再将黄金与美元挂钩的两年后。
对部分投资者而言,今年美元走弱侵蚀了美股牛市带来的回报。标普500指数上周创下历史新高,自特朗普政府撤回大部分初始关税计划以来已上涨24%。但若将标普500指数的美元收益换算成欧元,涨幅则缩水至15%,较历史高点仍有10%差距。
关税政策导致美国资产需求减弱,也与特朗普政府增加支出的计划相冲突,使一些财政鹰派人士对特朗普会兑现其减少政府支出这一竞选承诺的希望破灭。尽管在国会参议院遭到反对,但一项国内支出法案仍在国会推进。据估计,该法案将在未来10年增加数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
特朗普政府计划将通过寻求从国债市场的投资者那里借入更多资金来弥补这一缺口,而此时正是这些投资者开始撤离的时候,这引发了人们对市场稳定性的担忧,这种担忧削弱了美国国债和美元在经济紧张时期作为"避险港湾"的作用。
通常,当投资者感到担忧时,他们会寻找那些他们认为能保值的安全资产。在当前动荡的交易环境中,对美元的担忧进一步使其走弱,这表明美元目前未能持续发挥传统避险作用。
贝莱德(BlackRock)全球固定收益部门首席投资官里克·里德(Rick Rieder)在其最新一季的展望报告中表示:"全面去美元化即使真的到来,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有一种趋势可能会显著提高这种风险--不断增加的政府债务。"
当地时间6月30日,美国国会大厦,美国参议院少数党领袖查克·舒默与记者交谈。美国参议院当天开始就特朗普的旗舰支出法案进行投票,这项极具争议的法案预计将削减针对穷人的社会项目,并使国家债务增加3万亿美元,目前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视觉中国
在全球贸易分裂和地缘政治动荡下,美元主导地位逐渐减弱,各国央行盯上黄金、欧元和人民币。
据路透社当地时间6月24日报道,官方货币与金融机构论坛(OMFIF)当晚发布的报告显示,剔除计划减持的央行后,三分之一管理着总计5万亿美元资产的央行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增持黄金,这一比例达到了至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
这项对75家央行的调查于3月至5月进行,首次揭示了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解放日"关税的影响--该政策引发了市场动荡,并导致避险资产美元和美国国债下跌。
各国央行已在以创纪录的速度增持黄金,40%的央行计划在未来十年增加黄金持有量。"在央行黄金购买量连年创下历史新高之后,储备管理者正加倍押注这种贵金属。"
OMFIF称,去年在受访央行中位列最受欢迎货币的美元,今年已跌至第七位。高达70%的受访央行表示美国的政治环境阻碍了他们投资美元。在货币方面,欧元和人民币从央行减持美元、转向多元化配置中获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