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一】阿富汗与巴基斯坦日前在边境地带爆发近年来最严重的武装冲突之一,造成人员伤亡。巴阿双方交火之时,阿富汗外长正在对印度进行自阿富汗塔利班2021年重新掌权以来的首次正式访问。有巴基斯坦媒体质疑,阿富汗与印度的走近可能会动摇本就脆弱的巴阿关系,阿富汗"必须问问自己,他们是否正成为印度的代理人"。
观察者网军工组主编施洋分析称,目前并无明确证据表明印度在此次巴阿交火前后与阿富汗塔利班乃至"巴基斯坦塔利班"势力有直接联系,在阿富汗塔利班重新掌权后,印度开始逐渐恢复与阿富汗的关系,再加上考虑到印度作为巴基斯坦国家安全毫无疑问的头号对手和印巴之间的长期敌对意识,双边冲突可能会向多边矛盾转变。
巴阿边境爆发冲突,多方促和
当地时间10月11日深夜至12日凌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在两国边境地区交火。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12日发表声明说,恐怖组织"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装分子在巴阿边境地区对巴方发动袭击,巴安全部队进行反击,至少打死200名武装分子。交火造成巴安全部队23人死亡、29人受伤。
当地时间10月11日深夜至12日凌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在两国边境地区交火。 视频截图
据印度《经济时报》13日报道,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12日召开记者会表示,在11日夜间阿方沿两国边境"杜兰线"展开的反击行动中,巴方58人死亡、30人受伤,阿方9人死亡、16人受伤。
报道称,冲突发生在巴基斯坦军方9日夜间对阿首都喀布尔及帕克提卡省发动空袭后,打击据称属于"巴基斯坦塔利班"成员的藏身点。穆贾希德回应称,他们的袭击是对"巴基斯坦空袭和越界行为"的回应,称通过调查,他们确定日前喀布尔上空传出的爆炸声是巴基斯坦飞机制造的,"他们的目标是制造恐惧,这本身就是对阿富汗领空的侵犯"。
英国路透社报道称,12日,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的两座主要边境口岸和至少3座小型口岸处于关闭状态。
根据阿富汗军方的声明,"报复行动已经结束,并且取得了成功"。穆贾希德也强调,任何人若侵犯阿富汗领土,阿政府及人民都将予以回应,捍卫国家主权,但阿方"更倾向于通过对话解决一切问题"。阿富汗方面称,在沙特和卡塔尔的请求下,他们停止了反击行动。
沙特外交部12日发声明呼吁巴阿"保持克制,避免局势升级,采用对话和智慧缓和紧张关系,维持地区的安全稳定"。卡塔尔方面也发表了类似声明。沙特不久前刚与巴基斯坦签署了一份防务协议。
对于巴阿此次冲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0月13日表示,中方对此十分关注,感到担忧。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都是中国的友好邻国,巴阿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坚持睦邻友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符合双方的根本和长远利益。
林剑指出,中方真诚希望两国着眼大局,冷静克制,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彼此关切,避免冲突升级,共同维护两国以及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中方愿继续为巴阿关系改善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方已要求巴阿双方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中方在当地人员、项目和机构的安全。"
正在印度访问的阿富汗外长穆塔基说,阿方尊重沙特和卡塔尔的劝和呼声,但警告称阿方有自卫的权利。
穆塔基9日抵达印度,开启为期6天的访问。印度10日宣布提升双边外交关系,重开喀布尔大使馆。阿富汗方面也表示要向新德里派外交官。
"脆弱的关系进一步复杂化"
《经济时报》分析称,此次边境冲突的敏感之处在于,它发生在阿富汗外长穆塔基访问印度期间,这是阿富汗塔利班重新掌权以来其外长对印度的首次正式访问,展现了阿富汗为加强地区外交关系的努力。
在与印度外长苏杰生会晤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尊重彼此主权与领土完整。声明中甚至提到查谟和克什米尔是"印度的一部分",这种说法引发巴基斯坦方面的强烈反应,巴方认为此举公然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的有关决议。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宣称自己对克什米尔地区拥有主权,两国也因此时常爆发冲突。
根据印媒的报道,双方在会谈中还讨论了瓦罕走廊合作的可能。这条长约106公里、连接阿富汗与中国的狭长通道,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印度方面透露,他们可能与阿富汗就这一地带的合作达成初步共识,进一步牵动地区格局。
在巴阿紧张关系急剧升级之际,《巴基斯坦日报》(Daily Pakistan)执行总编辑、政治分析家乌斯曼·沙米(Usman Shami)在一档节目中公开质疑阿富汗政府与印度日益密切的关系,敦促喀布尔"重新考虑其联盟关系"。
他直言,阿富汗塔利班与印度的互动可能会使其与巴基斯坦之间脆弱的关系进一步复杂化,"难道阿富汗政府看不到印度政府如何对待本国的穆斯林吗"?
沙米还提及一段近期重新流传的视频,涉及印度总理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过去的发言。多瓦尔当时表示,"如果我们给他们更多钱,他们就会站在我们这一边,而我们可以通过德奥班德派来控制他们"。
沙米指出,阿富汗外长近日在印度德奥班德神学院受到隆重接待,这一细节值得阿方深思,即他们的政策是否正服务于印度的战略利益,阿富汗"必须问自己,他们是否正在成为印度的代理人"。
谈及近期事件,沙米还提到,在阿富汗外长访印期间的记者会上,女性记者一度被禁止入场,引发印度媒体界广泛不满。为平息舆论,阿富汗外长随后又召开了一场允许女性记者参与的补充记者会。
沙米回顾说,阿富汗在巴基斯坦的支持下与美国作战,"至今仍有许多美国人将他们在阿富汗的失败归咎于巴基斯坦,(现在阿方)这种忘恩负义令人遗憾"。
他还批评了阿富汗自诩为"超级大国的坟场"的说法,"他们把自己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坟墓,在教育、基础设施和治理上没有任何进展。如果几十年来一直被外部势力践踏,这并非值得骄傲的事"。
不过,沙米也强调称,巴基斯坦的立场并非反对阿富汗,而是反对那些在阿富汗境内对巴发动袭击的恐怖组织。他还透露了近期与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的互动细节,称总理表示双方对话已持续了一段时间,但局势没有改善,"现在是向阿富汗传递明确信息的时候了,即他们不能继续无视后果、为所欲为"。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的边境线由当年英国殖民者划定,又被称作"杜兰线",全长2000多公里。该线历来是巴阿关系的敏感点,阿富汗历届政府均拒绝正式承认这条边界,双方长期互相指责对方"越界、干涉内政"。
近年来,跨境恐袭问题更让双边关系雪上加霜。巴基斯坦指控阿富汗塔利班纵容恐怖组织"巴基斯坦塔利班"在阿境内活动。联合国在2011年对"巴基斯坦塔利班"实施制裁,但今年7月的联合国报告称,"巴基斯坦塔利班"获得了阿富汗塔利班的后勤和行动支持,重新集结并增加了袭击频率。据估计,该组织现有3万至3.5万名成员。
《经济时报》称,巴基斯坦以此为由多次实施跨境空袭,并驱逐了上百万阿富汗难民,而阿富汗塔利班对相关指控予以否认。
观察者网军工组主编施洋表示,尽管目前并无明确证据表明印度在此次巴阿交火前后与阿富汗塔利班乃至"巴基斯坦塔利班"势力有直接联系,但印度与阿富汗之间的关系确实在2021年塔利班夺取阿富汗全国政权后开始逐渐恢复。
施洋分析指出,考虑到印度作为巴基斯坦国家安全毫无疑问的头号对手,且印巴之间存在长期的敌对意识,巴基斯坦在面临任何国家安全威胁时,都习惯性会将印度因素纳入其中。而巴阿冲突后阿富汗主动与印度官方的进一步接触,则进一步强化了巴基斯坦的这一判断,并可能引发双边冲突向多边矛盾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