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截至5月3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14.87元/公斤,较昨日小幅上涨0.02元/公斤。从供需关系看,北方主产区(如东北、华北)受规模猪场集中出栏影响,供应压力持续释放,而南方高价区(如江苏、浙江)因二次育肥补栏活跃,标猪供应阶段性收紧。值得注意的是,东北三省生猪交易均重已达126.3公斤,较上周增加1.2公斤,显示养殖户压栏惜售情绪仍存,但受限于消费疲软,肥猪溢价空间收窄至0.3-0.5元/公斤,未能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仔猪方面,5月3日全国仔猪市场延续稳中偏强态势,15公斤仔猪均价达39.61元/公斤(约19.8元/斤),较前一日持平。广东、上海等地仔猪价格突破8元/斤,而黑龙江、吉林等地则在7.0-7.3元/斤区间波动,区域分化显著。从市场动态看,全国27个省份中7省上涨,20省持平,无下跌省份,西南地区因二次育肥补栏需求增加,价格小幅上行0.1元/斤,而东北地区受大体重猪出栏压力影响,价格相对稳定。
支撑价格上行的核心动力来自阶段性补栏需求释放与二次育肥的短期拉动。五一假期后,部分养殖户预期端午节前猪价可能上涨,提前补栏仔猪抢占市场先机。规模养殖场为完成年度出栏目标,加速外购优质品种仔猪,进一步推高局部价格。此外,尽管标猪价格低迷,但东北等地肥标价差倒挂2-3毛/公斤,刺激二次育肥入场采购中小体重仔猪,西南地区二育补栏活跃度提升,直接推动四川、贵州等地仔猪价格上涨。
此外,抑制价格大幅上涨的因素同样不容忽视。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个月高于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理论上对应2025年5-6月生猪供应将逐步增加,新生仔猪数量维持高位,4月规模养殖场月度新生仔猪超4000万头,后期仔猪供应充足。市场预期分化加剧,部分养殖户对下半年猪价持谨慎态度,认为产能过剩风险仍存,补栏意愿偏向理性。二次育肥群体因补栏成本逼近盈亏平衡线(8.2元/斤),入场积极性降温,对仔猪需求支撑减弱。此外,非洲猪瘟等疫病虽未大规模爆发,但局部地区仍有零星疫情,部分养殖户担忧疫病扩散导致补栏谨慎。
对于后市,短期仔猪价格或维持稳中震荡。五一假期后消费需求回落,叠加二次育肥补栏节奏放缓,价格上涨动力减弱,但饲料成本高企和局部地区供应偏紧(如西南)仍提供一定支撑。中期(6-8月)随着能繁母猪产能释放,生猪供应压力逐步增大,仔猪价格可能面临回调,若二次育肥集中出栏,或加剧市场供需失衡。长期来看,市场对"金九银十"消费旺季的预期可能提振仔猪补栏,但需警惕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波动风险,建议养殖户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避免盲目跟风补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