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日本与美国在第一轮关税谈判中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在5月1日的第二轮谈判开启之后,急于展示成果的美方"半场开香槟",高调宣称此次会谈"坦诚且富有建设性",还称双方即将启动工作层面的磋商。未料,遭到日方"拆台"。
据路透社2日报道,当地时间本周四,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以及贸易代表格里尔,与日本贸易谈判代表、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在华盛顿举行第二次会晤。
对于此次会谈,美国财政部在一份声明中称,"在围绕公平互惠贸易进行的坦诚且富有建设性的讨论中,贝森特向赤泽大臣强调了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经济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其他令人关切的问题。"
贝森特随后也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吹嘘道,他"对日本与美国迅速且积极的互动感到备受鼓舞",并表示希望美日这两个盟友能尽快就一系列双边问题达成共识。格里尔同样对日本参与磋商表示欢迎,并重申了美日之间牢固的双边关系。
然而,路透社指出,与美方欢欣雀跃展示成果截然相反的是,根据日本媒体的相关报道,日方对此次会晤的描述则更为谨慎。
当地时间周五,《日经新闻》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话称,在周四的会议上,日本官员阐述了他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例如重新审查汽车进口的非关税壁垒,以及扩大对美国农产品的购买。但美方谈判代表似乎不愿降低对汽车、钢铁和铝的关税,这一立场让日本方面感到双方合作仍将面临困难重重。
此后,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接受日媒采访时坚称,以汽车关税为代表的关税是日方"绝对无法接受的"。
他对富士新闻网强调,"减少(美国)贸易逆差是可能的……我们会努力做到这一点,但这绝不能以牺牲日本的就业为代价。"
当地时间4月16日,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访问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亲自出席会议,介入与日方的贸易谈判。
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事务伦理委员会的前高级研究员理查德·卡茨(Richard Katz)向路透社透露,美国甚至拒绝讨论针对汽车及其零部件、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一事,其态度"极为强硬"。
他表示,美日两国原计划在7月前,也就是在所谓"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结束之前,完成谈判。但目前看来,双方达成协议的希望愈发渺茫,届时美国对日本所有进口产品加征24%关税的措施将恢复实施。
据路透社报道,日方谈判代表赤泽宣称,计划最快于5月中旬再次举行会晤。他表示,双方贸易谈判的重点是扩大贸易、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以及加强经济安全。
另据《华尔街日报》2日报道,第二轮谈判结束后,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周五在东京接受采访,透露更多关于日美贸易谈判的细节。
当被问到,美国是否在谈判中向日本施压,要求其在任何贸易协议中限制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时,加藤回应道,无论美国提出何种要求,"日本都必须考虑自身的经济安全"。他补充称,日本关注过度依赖单一国家原材料和零部件带来的风险。
加藤还负责货币相关事务。他透露,在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谈判中,并未提及《广场协议2.0版》。作为美日贸易摩擦白热化时,日本被迫向美国妥协的产物,1985年的《广场协议》曾迫使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试图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
对于特朗普指责日本故意压低日元汇率以获取贸易优势的批评,加藤再次否认日方操控日元汇率,并强调汇率应由市场力量决定。
同日,加藤胜信在东京电视台节目中还做出罕见表态,称日本持有的1.13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可作为与特朗普政府进行关税谈判的"筹码",但他强调"是否使用需另当别论"。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日本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外国持有者。截至2025年1月,日本持有美国国债价值约1.08万亿美元。日媒分析认为,加藤此番言论标志着美日贸易摩擦进入"金融博弈新阶段"。日本此前一直否认将美债作为谈判工具。2019年安倍政府曾明确排除该选项。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么做的实际操作性存疑。若日本抛售美债,将导致其自身持仓价值缩水,且可能引发全球债市动荡。此外,日债市场深度不足,日元避险属性依赖美元体系。
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趁着近来特朗普政府对美债市场的不断关注,提前亮出这张"底牌"也未尝不可。
悉尼西太平洋银行的金融市场策略主管马丁·韦顿(Martin Whetton)对路透社说,"他们(日本)不必做任何事情。但他们可以让自己处于谈判的有利地位。毕竟,这是交易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