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月咏幻】
当那声自制枪械的轰鸣在奈良街头散去三年后,日本并没有等来所谓的"正义闭环",反而被迫直面一个更加鲜血淋漓的真相。
2025年11月,奈良地方法院,一场备受瞩目的审判终于拉开帷幕。坐在被告席上的,是刺杀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山上彻也。但在旁听席和全日本的注视下,真正的"受审者"似乎早已不是那个身穿囚服的男人。随着关键证人--山上彻也的妹妹坐上证言台,压抑的抽泣声不仅撕碎了法庭内所谓的法理威严,更在法庭之外引发了巨大震荡。在日本雅虎新闻的评论区里,数万条民众的留言汇聚成了一股令永田町战栗的愤怒洪流。
对于刚刚组阁不久、誓言要"让日本更强",却在统一教(现世界和平统一家庭联合)问题上始终闪烁其词的高市早苗内阁而言,这场审判不仅是对过去暴力的追责,更是一记迟来的、响亮的道德耳光。

"太痛苦了,甚至想死":无声的"社会性谋杀"
"我并不想复仇,甚至根本不想扯上关系。但如果真能复仇,或许我早就做了。"
这是山上妹妹在法庭上最令人心碎的控诉。根据日媒发回的庭审报道,她向法官展示了一个被"吸血教团"彻底吞噬的家庭样本:父亲自杀后,母亲将包括丈夫死亡保险金在内的超过一亿日元家产,悉数"奉献"给了统一教。
结局是注定的毁灭:长兄因病失明,在贫困与绝望中自杀;家中赤贫,连饭都吃不起;曾经考入升学名校、梦想成为消防员的二哥彻也,为了让妹妹活下去,甚至试图将自己的死亡保险金留给她。最终,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拿起了扳手和胶带,造出了那把改变日本历史的土枪。
更有冲击力的细节在于:在这个家徒四壁的房子里,在兄妹忍饥挨饿的同时,母亲的房间里却常年供奉着印有安倍晋三照片的教会机关报《世界日报》。这一细节在日本雅虎评论区瞬间引爆了舆论。不同于一般刑事案件中对凶手的千夫所指,此次获赞高的评论清一色是对被告兄妹的同情:
"究竟要如何才能拯救这对兄妹?有没有人伸出过援手?政府在哪里?这些孩子在无人过问的角落里消耗着生命……纵使行凶不可饶恕,但这世界对他们也太过残酷了。"

更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悲剧的源头:这些孩子们就应该早点离开这个离谱的母亲。

而另外一条更是清醒,直接点明了安倍和统一教之间的联系,乃至于更好地和山下妹妹的证言吻合。

他们不是谴责杀人者,而是在问:"谁逼着他拿起了那把枪?"--这并非只是对一个人的审判,而是对一个政教共谋时代的审判。
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一枪,确实是非法的暴力;但那一枪背后的绝望,却是这个国家体制性腐败的必然结果。
"爱国"的假面与"卖国"的真身
这一悲剧并非孤例,其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结构性毒瘤。
对于这起审判背后的家庭破裂、宗教献金、政教关系,普通日本民众的情绪正在变化。过去或许多为"个别悲剧",但当前其隐含的社会结构问题正在浮出水面:一个宗教组织如何渗入家庭、社会、政治;一个保守政治体系如何容纳、依赖、却迟迟未能清算这样一种结构。
正如多份日本法院的历史判决书中所记录的,旧统一教在教义上存在极度的扭曲。他们将日本定义为"夏娃国家"(罪人),将韩国定义为"亚当国家";依据这套逻辑,日本必须"绝对服从"并向韩国"赎罪",方式就是通过无休止的巨额献金和跨国联姻输送利益。
这不仅仅是宗教狂热,这是一种以宗教为名的跨国掠夺。

出处:日本法院官方记录
令人费解的是,宣扬"日本第一"、极度排外的日本右翼势力,为何能容忍这样一个视日本为"罪人"的外国组织在本土呼风唤雨半个世纪?
答案在于"利益共生"。冷战时期,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为了构筑"反共"防波堤,引狼入室。统一教于1968年在日本成立政治组织"国际胜共联合",通过提供免费且狂热的志愿者(所谓的"秘之部队")和稳定的组织票,换取了自民党的政治庇护。根据自民党此前公布的调查,竟有高达179名议员与该教团存在关联。
这已不再是简单的"互相利用",而是演变成为"结构性负债"--日本政客享受着压榨国民得来的选票红利,而普通家庭则成为被牺牲的代价。

出处:东洋经济Online
在自民党的官方公布中,选举支援、祝电、会合参加等"接点"共有179名议员,显示该教不仅仅是信仰团体,而且是具备选票动员、组织资源功能的政治力量。简而言之,右翼政治与统一教的关系,从"辅助工具"变成"结构性负债"--政治家在其上获利,普通家庭在其下受害。
"日本第一"还是"统一教第一"?撕下高市早苗的伪装
前面我们分析了,日本社会早就意识到了这个统一教和右翼政治的关系,就是在持续对民众敲骨吸髓,为政党利益输血。岸田政府在舆论压力下于2025年3月勉强向东京地裁申请了教团解散命令,但在实际执行层面,日本政界与教团的切割依然是一场令人作呕的"假摔"。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现任首相、彼时安倍路线的忠实继承者--高市早苗。
在山下彻也这场审判进行的同时,高市早苗正在国会里高喊着"日本尊严"与"国家安全",并且拒不撤回她关于日本可以参战的言论。
然而,历史是有记忆的。日媒《Flash》与《赤旗报》早已扒得干干净净:高市早苗不仅在长达近20年的时间里,多次出现在统一教旗下《世界日报》和杂志《Viewpoint》的版面上,甚至在这个"反日"教团的媒体上大谈"家庭中心主义"和"家父长制"。
当被记者追问时,高市的说辞堪称"日式推诿"的教科书:"我不知道那本杂志和教会有关系"、"我不清楚他们的背景"。

这是极右翼势力最大的荒谬之处:他们嘴上喊着最激进的排外口号,宣称要通过修宪找回"强大的日本",私底下却向一个压榨本国国民、向海外输送数百亿日元资金的外国邪教卑躬屈膝。在山上彻也绝望的眼神面前,高市早苗的"爱国"人设,显得如此廉价而狰狞。
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特别警惕像高市早苗这样的右翼政客。
作为安倍晋三政治遗产的忠实继承人,高市早苗一直以强硬的鹰派形象示人,参拜靖国神社、主张修宪、鼓吹极右翼民族主义。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高喊"日本尊严"的政治家,在统一教问题上却显得如此狼狈。
一位当过总务大臣、掌控过日本情报命脉的政治精英,竟然声称自己"不小心"上了邪教媒体五次?这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她是无能到极点的昏官,连谁给自己做专访都搞不清楚;要么,她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伪君子。
这种矛盾正是日本右翼的死穴:他们台面上高举排外主义的"日本第一"大旗,私底下却为了选票,甘当外国邪教的"政治宿主"。
在山上家的悲剧面前,高市早苗们的"爱国"显得如此廉价且狰狞。如果山上彻也没有扣动扳机,这层肮脏的遮羞布不知还要盖多少年。
结语:那一枪的余响,是悬在永田町头顶的丧钟
法庭之上,山上彻也妹妹的哭声撕扯着每一个旁听者的心。她回忆起多年前那个绝望的夜晚,哥哥抱着因贫病交加、最终自杀身亡的大哥那冰冷的遗体,几近崩溃地喃喃自语:"都是我的错,是我没能保护好大家。"
这句迟到了多年的独白,道出了这场悲剧最核心的痛楚--那个曾经怀揣梦想、在海上自卫队服役渴望守护国家的青年,究竟是在怎样的孤立无援中,才被迫将手中的"盾",铸成了射向权力的"矛"?
随着审判程序的推进,冷酷的法律条文终将为山上彻也定罪,这在法理上或许无可辩驳。正如其妹妹流着泪承认的那样:"哥哥做了绝不能原谅的事。"但在法律的判决书之外,在人心的天平上,审判早已反转。如果司法只惩罚绝望的反抗者,却纵容制造绝望的社会,那么这种正义本身就是残缺的。
如今身居高位的高市早苗们,或许迫切希望通过这场审判尽快将一切"翻篇",试图用时间的尘埃掩埋肮脏的过往,好让他们继续粉饰那个只存在于右翼宏大叙事中的"美丽日本"。然而,他们错了。
山上彻也用电工胶带和铁管拼凑出的那一发子弹,不仅在物理上击穿了前首相的身躯,更在精神上彻底粉碎了日本战后保守政治那层虚伪的安保防线。他在日本民主政治那光鲜亮丽的假面上,轰出了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焦黑弹孔--透过这个黑洞,世人惊恐地看到了权力核心与跨国邪教媾和的森森白骨。
审判终将落幕,但历史的拷问才刚刚开始。
只要高市早苗们还安坐在首相官邸的皮椅上,继续用冠冕堂皇的"国家利益"来遮掩那些与其苟且的肮脏交易;只要这片土地上还有下一个被邪教敲骨吸髓、导致家破人亡的"山上家"在暗夜里无声哭泣,那一枪的余响,就永远不会消散。
它不再仅仅是一声枪响,而是悬在这个病态政治体制头顶,永不停止的警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