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一下子多出8艘航母。把两栖攻击舰凑数进航母名单,这个说法禁不起细看。
这事怎么起的?某家海外媒体看到四川舰海试,顺手把4艘075和这艘076都当航母算。再加上辽宁、山东、福建,正好凑8。
数字漂亮,逻辑糟糕。像把皮卡喷个客运车标,就去跑民航一样,听着就别扭。
"长得像航母,不等于就是航母。"

先看被拿来撑论据的尺寸。四川舰外形条顺,252米长,甲板宽约45米,满载逼近5万吨。比法国那艘"戴高乐"还重一点,这点没错。
但它保留了巨大的坞舱和车辆甲板,这个结构不是装样子。它要带气垫艇,要运装甲车,还要装下一营人和弹药。
外界披露它有电磁弹射,还有3道阻拦索和1道阻拦网。看着像航母,但别忘了那道坞舱门,它不是摆设。
"判断一艘舰干啥,先看主任务,其次再谈能不能顺带干别的。"
航母是移动机场,干的是拿制空权、制海权。它要搭载战斗机、预警机、电子战机、加油机,形成完整空中链条。离岸几千公里也要能打。
福建舰是个例子。电磁弹射支撑重型舰载机满负荷起飞,节奏快,持续作战能力强。这才像航母的核心活儿。
075就不一样了。它的甲板是给直升机跑垫的,内部是坞舱。打仗时是"搬家用的",把一个营的人和装备垂直投送到滩头。
076的思路更像"补火力短板"。用电磁弹射把隐身攻击无人机抛出去,先打掉岸基火控雷达、岸防导弹、炮位,再给登陆开路。

想象一幕就懂了。两栖编队在外海机动,一批隐身无人机从076弹出去,冲进对方300公里纵深,先把"眼睛"和"牙齿"敲掉。直升机和气垫艇这才敢靠岸。
这类舰的编队也不同。两栖群里有075、076、071、052、055,还有补给船。核心是"运"和"护"。航母编队的中心,是空中打击和防空伞,节奏完全两回事。
"把075算航母,等于把重卡当客机。能飞几步,但不是干这个的。"
那为什么美媒总这么算?因为美军自己有先例。黄蜂级、美利坚级,常年搭F-35B,临时凑个"轻型航母"用。于是他们的脑回路就固定了。
日本也推了一把。出云号换甲板、改通风,能起降F-35B,成了正经轻型航母。可人家的定位,是照着轻航母改的,路径不一样。
075没有弹射,也没阻拦索。它的电梯、机库、燃油弹药流程,都是围绕直升机优化的。你要硬塞固定翼战机,流程就乱了。
真正的识别方法,别盯吨位。看四件事:主任务、航空构型、编队职责、后勤链。四个维度对上了,才是那个"姓"。

听个一线人的说法更直白。出海那几天,甲板全是旋翼机,Z-8、Z-20、直-10,你可能一天看不见一架固定翼。仓里装的,是车和箱子,不是弹药托盘车。
工程师关注的是另一套难题。把电磁弹射塞进两栖舰,电力怎么分配,冲击怎么吸收,坞舱和机库怎么不相互打架。能解决,说明设计很巧,但也是妥协的产物。
媒体编辑看的是点击。8这个数字好卖,标题醒目。但这种算术,会误导对对手的判断,甚至带偏预算讨论和战法推演。
最危险的后果,不是网友吵起来,而是把不同舰种的"打法"混为一谈。训练、保障、战术节奏,都可能被误读。
"中国海军的重点,不是多造'名义上的航母',而是把各类舰配合到位。"
那我们普通读者看新闻,怎么不被带节奏?先问一句,这艘舰出海时,带的是什么飞机。再看它身边跟着谁。最后看它的港口补给和远海驻点,能不能支撑它的节奏。
2030年代会怎样?大概率还会有新航母出现,可能一两艘。两栖序列也会继续补齐。但"追平美国"不是比吨位,是比体系、训练和海外支点。

美国有全球基地网,有航母编队长期远海驻训的经验。中国在补课,速度不慢,但不是靠把数字往上抬就能"平"的。
反过来讲,把076看成"第八航母",意义不大。把它看成让登陆更安全、让火力更准的"弹射平台",意义就大了。
至于075,它是把士兵送上岸的主力平台。甲板够用,坞舱能吞吐大件,航速、续航都围着两栖战服务。它不需要去抢航母的位子。
从对手角度看,也请别自嗨也别自卑。判断别人的舰队,先看它准备打什么仗。打登陆,那就看登陆链条。打远洋控制,那就看航空翼和远支撑。
我并不讨厌夸张标题,它能吸眼球。但真要聊战力,我更在意两件事。登陆分队能不能更安全靠岸,飞行甲板能不能扛住高强度出动。
名字好听没用。能干正事,才是关键。076是把刀锋打磨得更细,075是把补给和投送做扎实。航母,才是把天空这块地盘真正占住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