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夜里,沃罗涅日的警报声响起,四枚乌军发射的美制ATACMS导弹飞向城市上空,俄罗斯的S400和"铠甲"系统进行拦截,残骸落在养老院和孤儿院的屋顶上,没有造成大的伤亡,但是却显示出了战场边界越来越模糊的情况。
俄国防部称全部拦截后顺线追踪,在哈尔科夫州楚格伊夫市东南大约50公里处用"伊斯坎德尔M"击毁了两套海马斯发射车,10名乌军阵亡,并公布了击毁的画面。战场除了发射的一瞬间之外,还要看谁先抓住敌人的停车、补给和指挥链。

乌方当天表示,俄罗斯从18日零时开始向乌克兰发射了超过470架攻击无人机和48枚弹道、巡航导弹,目标扩大到能源设施、军工厂以及哈尔科夫、敖德萨、切尔尼戈夫、切尔卡瑟、第聂伯、波尔塔瓦、基辅等地区,西部地区民众再次遭遇停电。
俄方清单显示19日早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打击,一共发射了62枚导弹,其中图95MS飞机发射了48枚Kh101导弹,黑海舰队发射了10枚"口径"导弹,图22M3飞机发射了3枚Kh22导弹,地面部队发射了1枚"伊斯坎德尔M"导弹,还有一批"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伴随攻击,目标为变电站、天然气井、铁路枢纽等基础设施。

重点打击的是乌西、中地区的能源要道,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布尔什滕热电站被15枚Kh101击中;文尼察州拉迪任热电站被9枚Kh101击中;利沃夫州罗兹迪尔变电站被9枚"口径"和4枚Kh101击中;波尔塔瓦州卢布地区的储气罐被3枚Kh22掀盖;捷尔诺波尔的一家军工企业被9枚Kh101炸后出现氯气泄漏,超标六倍;利沃夫被6枚Kh101炸;哈尔科夫州别列斯滕地区被"伊斯坎德尔M"点穴。
乌军以海马斯靠近边境、突袭纵深为主思路;俄军提前拉满防空、拦截ATACMS之后再反猎发射车,用重型弹道导弹"降维"。主要就是盯着链路,用无人机、侦察机、临时预警平台贯穿侦察,对手一停顿、装填、休息就会被重创。在战场动态化的情况下,"打完就跑"的安全窗口被压缩。

由于乌方前线近期不太顺利,所以转向了炼油厂、变电站、天然气井等地方,试图影响俄罗斯的能源和经济;俄罗斯方面则进行了反击,并覆盖了乌西中部的一些重要地点,还声称"美欧刚刚送来的天然气也被炸空"。具体的损失还没有被权威公布,但是局部电网和燃气系统的损坏、化工泄漏的风险外溢已经成为了事实。
俄军公开使用S400和"铠甲"来拦截ATACMS,说明远程弹道突袭已经不是无防可守了。海马斯隐蔽阵地被锁定、发射车被追猎,说明乌军纵深打击的生存空间变窄了。技术比拼除了弹药性能外,还有侦察和反侦察、链路稳定和指挥隐蔽。乌西和中部曾经是相对安全的腹地,现在电厂、变电站、储气设施被连点打击,"黑灯一整夜"成了常态。

乌方ATACMS的目标被俄罗斯方面认为属于民用范畴,残骸坠落在养老院和孤儿院的屋顶上;俄罗斯方面则认为打击的是能源设施、军工企业和储气井。能源具有双重属性,争议将会围绕比例、必要性、附带损害以及避害措施展开。事实需要不断去验证,结论也要用更多的信息来支持。
远程武器拉长了战场:ATACMS越境突袭、海马斯抵近射击、S400空中拦截、"伊斯坎德尔"点穴反击、Kh101/Kh22/"口径"深度覆盖,再加上"沙赫德136"的疲劳战,已经由传统的炮战变成了"链对链"的系统战。谁切断了对方的补给线、通信线、能源线,谁就将对手推向了崩溃;但是链条的尽头是人,破坏的最后会变成生活上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