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扔过一件旧衣服,正犹豫着,是随手一丢,还是打包给谁?早些年,我做得不假思索:能穿就送人,别浪费,好像这样我就成了个体贴又懂得物尽其用的大好人。可再老一轮,你回过头瞧,才发觉那股子"乐善好施"的冲动里暗着点什么,说不上来的别扭。
谁会真心喜欢捡别人剩下来的温度呢?你以为是好意,接收的人心里也许已经打起小算盘--不是嫌脏,就是嫌你"照顾"过头,可到底谁喜欢被关照成弱势?哪怕人家笑着收下,拿回家挂着,也许下次遇见你才临时穿上,没准私底下早嘀咕"再好也穿不出去"。想想咱小时候收到不合码的大表姐翻箱倒柜淘给的毛衣,那个憋屈,和现在没什么两样。大家都懂面子的分量,尤其遇上生活不太顺的人,你一递,气氛倏忽变得绷紧,谁都清楚那不过是周全的场面话,实则心口各异。
有一类更微妙。每件衣服都躲着点什么昔日气息吧,有汗水,有某个雨夜撕破的袖口,有旅途上的泥点子。你自己未必舍得扔,因为一丢好像某段时日就掐了尾巴。但对别人呢?他们看见的不过是一块旧料子,远不是你咬牙买单的那年冬天,更不是和哪个人笑作一团的午后,人家的世界里,这不过是一坨令人生疑的"二手货"。有的人敏感,说不清哪里怪异,穿旧衣仿佛被人偷窥一点私密,攒着点不自在的疙瘩,我见过的,不止一个。
更别提那细水长流的心理较量--钱。你觉得自己的旧毛衣,快递寄给老家哪个外甥,心里宽慰得不行,然而他妈可能尴尬接过,转身就收进箱底。"怕不是嫌我们穷吧?"这种想法像风进门缝,悄无声息就把人冷了一截;或者你心血来潮送给工资比你还高的人,人家可能转身就和别人小声吐糟--"她什么意思,逗我呢还是示威?"你看,一点小举动,隔着荷包的分野,就能长出暗暗的隔阂,难不成真需要用旧衣把谁分出三六九等?
有时候,年纪见长,回望那点琐事,才明白,生活里多数的"互帮互助"说客气点是讲良心,说直白了很多时候是面子和关系的拉锯。衣柜里多余的你硬要"物尽其用",别人其实未必愿意接盘那点温存。人情世故这东西,真是说轻易轻易,说透了都是一场攒着尴尬的博弈。
我宁愿以后多点细致。管它什么"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别动不动把自己的热情转作别人的难堪。别耽误了别人,也别打扰自己心里那点温吞的体面。毕竟旧衣服不缺新主人,但人和人之间的体谅、尊重,那才是这把年纪最金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