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新市场却如“重新创业” !无人车狂奔背后的商业双面镜(3)

2025-09-26 16:56  商业那点事儿

今年7月,新石器与滴滴旗下的滴滴送货合作。"目前合作的无人车超过800台了。"但余恩源也认为,即时物流场景对企业技术要求更高,"一个快递网点规划20条无人配送的路线,一年之内够用。但对于一个即时物流的商户来讲,他的路线需求是无限的,随时会调度新路线。对于技术、运营、安全都带来了巨大挑战"。

要想满足各种场景的需求,无人车必须从技术、运维、路权等各个层面综合考虑,不断优化解决方案。当企业向海外进一步拓展时,这些难题也会再次袭来。新石器已经在海外打磨了六年时间,本地化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方面,企业需要与当地政府沟通,推动当地建立关于无人车、无人配送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高科技公司需要满足其他国家包括数据安全等需求,建立本地化的数据模型等,在余恩源眼中,这些挑战"让公司像再重新创业一次一样"。

一位常与政府沟通的无人车企业从业者向小编表示,如果企业想进入一个城市获得路权,它需要让政府看到这项技术能力是能帮助当地产业降本增效的;同时,投放无人车也不会对城市的交通秩序等造成困扰。

盈利依赖资本

今年,无人车赛道获得大量资本的关注。在2月,新石器获得超10亿元C+轮融资;4月,九识智能完成近3亿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美团、深创投等;8月,白犀牛B轮融资总额累计近5亿元,老股东顺丰、线性资本继续跟进。另一边,政策持续释放利好,今年5月,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推广无人配送车等设施设备。

数十亿元资金涌入无人车赛道,也加剧了玩家们竞争。今年,无人车的售价再次降低,九识智能推出的E6车型裸车价格为1.98万元,菜鸟的新款无人车叠加优惠后,仅售1.68万元。尽管企业在价格上招揽客户,但目前市面上不少无人车玩家依然在摸索盈利的路径。天眼查显示,九识智能的融资轮次已达4次,新石器则达到了7次。

但市场需求激增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余恩源表示,不算海外,预计明年有4万-5万台的需求,当前桐庐等工厂都在准备提升产能。

当无人车业务规模扩大,部分企业为了降低地图数据采集和制作成本,会寻找合适的地图服务商,由此也推动了李铭这类公司的业务增长。据他介绍,当前平台的地图调控能力已经能实现秒级的同步,"例如有突发路况,或是复杂场景的大路口、环岛隧道等,能为无人车提供更多指引"。

余恩源认为,无人车真正的商业模式不在于卖车,而在于提供运力服务。谁能够给客户提供体验最好、成本最低的运营服务,谁才能够赢得客户。他进一步指出,无人车的商业模式已经迈过了销售商用车的阶段,能不能通过最好的服务帮助客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才是关键。

"从经营方面来讲,现金流在最后几个月转正,这是我们的经营目标。"余恩源表示,新石器已实现单月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