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蛇的特征并拍照。尽量记下蛇的外形特征,如蛇的大小、颜色、花纹等;有条件的话,用手机拍摄蛇的照片留存。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蛇的种类,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救治措施。但要注意不要为了拍照而靠近或激怒蛇。
解压并清洗伤口。摘掉受伤肢体饰物,如戒指、手镯、手表、脱去紧身衣袖或裤子等,以免加重局部伤害。伤口可用清水简单冲洗。冲洗时动作要轻柔,不要用力挤压伤口,以免将毒液挤入更深的组织。如果毒液不慎溅入眼睛,要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
避免不当自救。切忌采取错误的自救方法,例如用嘴吸毒、用刀切割伤口放血、用火烧灼伤口、或在伤口处涂抹不明草药等。
避免毒蛇咬伤,有哪些预防措施?专家介绍,首先应该避开蛇类栖息环境,尽量避免进入人迹罕至的草丛、树林深处、山洞等阴凉潮湿的地方,这些都是蛇类喜欢藏匿的场所。如确需经过草丛或灌木丛,可手持一根长棍在前方"打草惊蛇",通过震动将蛇赶走后再前进。
做好个人防护,在野外劳作或游玩时,尽量穿长袖上衣和长裤。夜间在户外行走时,一定要携带照明工具,并注意脚下,防止踩踏到潜伏的蛇。
保持安全距离,遇到蛇时不要惊慌,也不要主动去挑逗、捕捉或追打蛇。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只要保持安全距离,慢慢退避即可。如果蛇停留在路上,可绕行离开;若必须经过,可用长棍将其轻轻挑开,切勿徒手去抓蛇。
提高防范意识,教育儿童不要在草丛、石缝等处玩耍,不要用手去掏洞穴或翻动石块,以免惊动藏匿的蛇。在蛇类活动频繁的季节(每年4月至10月),清晨和傍晚时段尽量减少在野外逗留。如果发现家中或附近有蛇出没,应及时联系专业人员来捕捉处理,不要自行盲目驱赶,以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