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妥了?米舒斯京回国前,中方在京接见一位美国贵客,信号不简单
俄总理访华,中俄已经谈妥了吗? 米舒斯京回国前,美国贵客访华,为何说信号不一般呢?

当前,每当中美俄三个大国在外交上出现什么情况,总会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当美国总统特朗普之前和俄总统普京会面时,全世界的关注焦点都不约而同转向中国,看中俄关系出现什么变化。现如今,当中美领导人举行会晤后,全世界的目光自然希望清楚中俄关系会不会受到影响。因此,日前访华的俄总理米舒斯京回国了,外界关注的焦点应该是:中俄是否谈妥了?
中美领导人会晤刚结束,俄总理米舒斯京立即就抵达中国,开始了为期2天的访问。期间,米舒斯京先去杭州出席中俄总理第30次定期会晤,次日在转赴北京,与中方领导人进行会谈。据媒体报道,双方积极评价中俄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领域合作成果,愿进一步深化合作,为两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强劲驱动力。由此可见,中俄本身就是"合作不封顶"的战略伙伴,双方应该没有什么事情谈不妥的。
当然,在中美关系出现回暖迹象的背景下,如果说俄总统普京没有一丝担忧,那是不可能的。否则的话,他就不会派米舒斯京访华之后,紧接着又让其财政部长访华了。按照有关分析就是,在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迹象的情况下,普京此举,目的就是"让俄罗斯国内民众看到中俄高层互动,以此来提振对政府的信心"。由此可见,中美领导人会晤,普京可能还不是一般的担忧,而是"相当的担忧"。毕竟,纵观整个世界,唯一能够替俄罗斯"遮风挡雨"的,可能也就只有中国了。在这一背景下,如果中国让美国给"拐走",这将意味着普京在对抗西方时,身后那面"盾牌"没了。

当然,在外交方面,普京的担忧似乎有点多余。毕竟,美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值得当朋友吗?中方早就心知肚明。尤其是在当前的这种形势下,中国不可能会"联美反俄"的,就像普京不可能"联美反华"一样。不过,中俄双边贸易数据,可能还会让普京无法放下心来,为什么这样说呢?
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对俄出口在最近一个月同比下降了21%,创下七个月来最大跌幅。这一数字背后反映的是俄罗斯国内购买力下降、支付渠道受阻以及市场趋于饱和的多重挑战。与此同时,中国从俄罗斯的进口虽说仍保持小幅增长,但主要集中在大宗商品领域,这种单一结构的贸易关系,将难以支撑中俄贸易像之前那样快速增长,同时更有可能会成为俄罗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