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会是亚洲获得诺奖最多的国家?该如何看待日本屡获诺奖?(2)

2025-10-09 13:35  iWeekly周末画报

布伦科和拉姆斯德尔最终找到了这些患皮屑病小鼠的突变基因。他们于2001年发表在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的论文指出,该基因在人体内的同源基因FOXP3突变会引起一种罕见自身免疫性疾病,进一步印证了免疫系统"叛乱"的原因。这一关键发现引发全球多个实验室竞相投入后续研究,研究人员逐渐意识到FOXP3基因可能对调节性T细胞至关重要。

坂口的团队将这些发现联系起来,证明了FOXP3基因控制着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调节性T细胞负责监控其他免疫细胞,可以防止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人体自身组织,这对于外周免疫耐受机制至关重要。调节性T细胞还能确保免疫系统在清除入侵者后"冷静下来",不再继续"全速运转"。

评奖委员会表示,三名科学家的发现开创了外周免疫耐受这一全新研究领域,推动了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发展。这些发现还可能推动器官移植等领域的进展。

日本第30位诺贝尔奖得主

坂口此次获奖,也让他成为第31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日裔)学者。截至2025年,日本已获得27个诺贝尔奖(主要集中在物理、化学等领域,有多名日本学者共享同一奖项的情况),成为亚洲唯一实现"科技孤岛"突破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其长期的教育投入、科技政策支持及对西方先进技术的深度学习与本土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