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谈判的消息已经过去好多天了,但何时坐下来谈判成了一个未知数,在这段时间,普京的态度变了,朝鲜领导人也发了狠。
美国副总统万斯突然声称:"我们已多次联系中国",希望中国能帮助结束这场冲突,多方态度的转变,让这场冲突更加扑朔迷离!
万斯
万斯突然喊话中国
谁都没想到,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居然会主动找中国,而且不是一次两次是"多次联系",日前美国副总统万斯直言:"希望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发挥作用",这话听着像在求助也像是在试探。
美国现在有点进退两难,特朗普虽然嘴硬,但心里明白,俄乌拖得越久,对他的选情越不利,眼下他的支持率跌到了37%,再不搞点外交突破,连党内初选都可能翻车,所以这时拉中国进场既能稳定局势,又能给自己刷一波"全球调停者"的人设。
特朗普
而万斯现在的态度也不一样了,他不再像之前那样动不动就威胁加关税,而是说"不会因中俄贸易对中国加税",换句话而言:我们知道你和俄罗斯有生意,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希望中国在俄乌停战上伸出手!
这里最关键的是美国在用"豁免中国、制裁印度"来做比较,印度买俄罗斯石油被制裁,中国买俄罗斯石油被"豁免",当然自身实力还是最重要的。
美国心里清楚真要制裁中国,不仅会引起中国的反制,全球油价也会飙升,到那时欧洲盟友先反对,那就更别说制裁俄罗斯了,自己家先乱了,所以与其说美国在"豁免"中国,不如说他们怕了。
万斯
普京"松口"后态度再次转变
在俄乌谈判问题上,普京"变了脸",两周前特朗普和普京通电话,普京愿意见泽连斯基了,这对普京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让步了。
此外,普京还允许西方国家给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在领土问题上普京也不再要求乌克兰割让四州,只有乌克兰同意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地归属俄罗斯,俄军将停止在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的推进。
普京
这些变化背后其实藏着三重压力:第一,俄军战线僵住了,攻不动,难防守,第二,国内经济吃不消了,卢布继续贬值,军费烧得太猛,第三,特朗普给了台阶能顺势下不至于太难堪。
这不是妥协而是战略调整,普京明白,硬撑下去只会让俄罗斯越来越被动,现在主动让一步,或许能赢得更大的话语权。
但这几天普京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俄外长拉夫罗夫日前明确表示:俄乌领导人会晤议程根本没有准备好,言外之意就是在很多方面双方还未达成共识。
拉夫罗夫还强调:普京愿意见面,但会晤必须能带来实质性成果,也就是说没有绝对诚意的泽连斯基普京不见。
拉夫罗夫
朝鲜领导人"发狠"
就在普京态度转变、万斯喊话中国时间,朝鲜那边也传来了"大动作",8月18日,朝鲜领导人视察朝军新一代驱逐舰。
视察期间朝鲜领导人直言:美韩日趋加深军事勾结和军事示威行动,是战争挑衅意志最明显的表现,朝方要以主动而压倒性的变化作出回应。
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朝鲜要不断加大自身力量应对美韩的军演挑衅,朝鲜领导人似乎明白,在俄乌冲突结束后,美韩可能会将目标全部放在朝鲜半岛,所以他要提前"出牌"。
朝鲜领导人视察
万斯联系中国、普京态度转变、朝鲜领导人要求加大建设,看上去是各干各的,但串起来看,其实是新一轮大国博弈正在悄悄换节奏。
万斯说"我们联系了中国",不只是外交辞令,而是美国在认清一个现实,没有中国,这局棋走不下去。
俄乌停火要谈,中国得在,全球能源要稳,中国得控盘,产业链要通,中国得松口,这不是谁想不想的问题,是谁有能力的问题。
中国
普京态度的转变,不是不想谈,而是不想浪费时间,朝鲜领导人的话明摆着就是为应对接下来的美韩联军寻找的突破口。
这三者交汇,预示着一个多极化的新结构正在成型,美国不再是一手遮天,俄罗斯也不再是战场主角,朝鲜不是边角料,中国更不是"配角",每个国家都在重新定位,每一步都在重新算账。
结语
这一轮外交喊话不是简单的博弈,而是权力的再分配、秩序的再构建,中国被动地成了焦点,主动地成了"裁判"。
美国想赢也得低头,俄罗斯退一步也能保全局,而朝鲜领导人的动作也是告诉国内百姓,一场考验可能降落在朝鲜身上。
至于我们中国,将坚持自己的立场,坚持促谈,继续与俄罗斯进行合作,半岛问题上,中方也绝对不会让战火重启,中朝两国唇亡齿寒,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