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残疾人竞技公平,每一个体育项目都会根据残疾人伤残情况划分等级。在游泳项目中,肢体残疾的运动员会根据评判划分10个级别,其中1级最重,10级最轻。蒋裕燕属于6级,这在中国现役游泳残疾人女运动员中,已经属于较重级别。
但蒋裕燕从不觉得自己应该受限于级别和性别。进队之后,她很快"暴露"了自己乖巧外表下的要强本性。训练时,她总是喜欢找与自己同级别,甚至更轻级别的男运动员去比赛,每次"找茬"都信心十足、从不露怯。
东京残奥会比赛,让蒋裕燕看到了自己的不少短板,她越发想要适应多种竞技场景。除了更热衷于挑战比自己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她还在教练组的帮助下,从2022年起调整了自己的训练规划,在保障水下训练质量的同时,加强了陆地上的力量训练。这一年,她的竞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走出中长距离的"舒适区",蒋裕燕在短距离项目上也有了夺牌的实力。
在去年举行的杭州亚残运会上,她一举拿下7枚金牌和1枚铜牌,成为当届亚残运会获得金牌和奖牌数最多的选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巴黎残奥会项目报名时,蒋裕燕主动申请报了9个项目。"可以说,我把能报的都报了。"她笑着说,既然都有赢的可能,为什么要做取舍和选择?
这也导致,蒋裕燕成了巴黎残奥会名副其实的"劳模",每天,她不是在参加比赛,就是在去参加比赛的路上。
巴黎残奥会女子S6级50米自由泳决赛现场 潮新闻记者 彭鹏/摄
蒋裕燕夺得女子S6级50米自由泳金牌 潮新闻记者 彭鹏/摄
北京时间8月30日凌晨,巴黎残奥会女子50米自由泳S6级比赛中,蒋裕燕以32秒59的成绩刷新残奥纪录,拿下了自己在巴黎的第一枚金牌。"东京的遗憾"在这一刻被填补。
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表示:"我参加残疾人体育赛事、来到这么大的舞台,其实很多残障人士都能看见。我站在这里,想告诉大家,只要有梦想、有方向、一直去努力,我们都会被看到,我们都会闪闪发光。"从此开始,越战越勇的蒋裕燕打破多个纪录,成为巴黎"七金王"。 很少有人知道,巴黎赛期的蒋裕燕,一直在经受生理与心理的考验。好几项比赛结束时,精疲力尽的她都要在泳道边躺下一会儿,做短暂休整。妈妈王志芳曾在一次比赛后打电话给她:"实在太累的话,就放弃几个项目吧。"蒋裕燕只回了一句话:"可是妈妈,这里是残奥会啊!"王志芳后来笑着怪自己"拖女儿后腿":怎么能劝她放弃呢,那可是绝不认输的蒋裕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