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3000万吨订单消失背后,是中国订单的断崖式清零

2025-10-10 17:43  头条

明尼苏达州的农场主们站在堆满大豆的仓库前,纷纷眉头紧锁:"仓库早满了,价格跌得底朝天,今年一粒大豆都没卖给中国。" 曾经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的农产品,如今却成了贸易战最大的牺牲品。

美国的豆农们面临一个残酷现实:2025年大豆价格比去年同期暴跌23%,而化肥、农药、农机燃油等成本却因关税政策上涨15%。这让人绝望的数据像乌云一样笼罩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头上。

英国《经济学人》查阅1998年以来的记录发现,这是近三十年来首次出现"中国零采购美国大豆"的情况。

从2025年5月至今,中国未下达任何美国大豆采购订单,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已达650万吨。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后,我国的反制措施直击美国农业"软肋"。作为美国头号出口农产品,大豆的命运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中国是全球最大大豆买家,常年采购美国超半数的大豆出口量。结果这一次美国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中国这个最大的买家选择不再下单。

《华尔街日报》甚至用"中国买家流失让美国豆农陷入恐慌"为题来叙述这一波的贸易困境。

但是最为讽刺的是,当美国豆农望仓兴叹之时,巴西港口的货轮正满载大豆驶向中国。 2025年1-8月,巴西向中国出口大豆6600万吨,占其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三,创历史新高。很明显中国的大豆进口渠道转向了,买方可以拿自己的钞票进行选择!

而且更绝的是这绝不简单的短期进口方向的转向,这背后是中国过去二十年的精心布局:在巴西投资建设12个深水港和3条铁路线,将运输时间从45天缩短到33天。

而且最终的价格差距使得巴西大豆更具有优势,巴西大豆到岸价只要4200元/吨,而美国大豆因关税要卖到4800元/吨。哪怕美国大豆离岸价较巴西低80-90美分,可是算上特朗普总统加上去的税,巴西大豆的优势就太明显了,没有谁会跟钱过意不去。

可就算是出口已经是如此危机局面了,特朗普政府的应对方案仍是"补贴"。9月25日,特朗普在白宫宣布计划用部分关税收入补贴豆农,声称"这笔钱对农民来说是不小的数目,最终大家会发财的"。但是这样的补贴就如同"画大饼都",美国豆农们已经不再轻信了。堪萨斯农民联盟负责人直言:"上一次补贴,大部分钱被大型农业公司拿走,我们小农户拿到的不到十分之一。现在政府又说'再等等',可我们等不起了--农场贷款快到期,家人要吃饭,再拖下去只能破产。"。这真切朴实的语言只说明了一个问题,美国大豆主产区现在是真的水深火热,不少传承数代的家庭农场面临"断代"和破产的风险。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已跌至五年低位。北达科他州粮仓里,价值18亿美元的大豆正在腐烂,而巴西港口的货轮正满载大豆驶向中国。特朗普的100亿美元救市计划被农民称为"用左手抢的钱补右手的窟窿"。

美国豆农的遭遇印证了一个简单道理:在全球化时代,用关税筑起的高墙,最终困住的可能是自己。农民需要的是稳定的订单和可预期的市场,而不是临时的补贴和救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