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华态度180度转弯,要和中国好好谈谈,真相耐人寻味

2025-10-10 17:02  郑州广播电视报

美国政府时隔七年再次关门!特朗普对华态度180度转弯,要和中国好好谈谈,真相耐人寻味

2025年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的大门再度因两党纷争而关闭,距离2018年那场因边境"建墙"引发的35天停摆刚好过去七年。这场由共和党削减医保补贴与民主党坚守"奥巴马医改"成果的对立引发的危机,让近300万联邦雇员中的80万人陷入无薪休假的窘境,环保署暂停空气质量监测,劳工统计局中断关键经济数据发布,连驻日美军的花火大会都被迫取消,整个国家机器陷入半瘫痪状态。

更令人侧目的是,就在政府停摆前五天,特朗普还签署行政命令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重型卡车、厨房家具等品类税率最高达50%,叠加此前基础税率后中国商品实际负担可能飙升至145%。短短一周内,这位以强硬姿态著称的政客突然画风一转,公开宣称愿在10月底韩国APEC峰会期间与中方领导人会晤,甚至计划推出100亿美元农业补贴安抚受损的大豆种植州,摆出一副"要和中国好好谈谈"的温和姿态。

这种180度的态度转变,与其说是外交策略调整,不如说是现实压力下的无奈妥协,背后的算计耐人寻味。特朗普的态度转弯首先源于政府停摆对美国谈判能力的直接阉割。负责中美经贸磋商的贸易代表办公室、商务部等关键部门因资金断供陷入停滞,谈判团队核心成员无法正常履职,这种状态下别说"极限施压",连基本的沟通协调都难以维系。历史数据早有警示,2013年政府停摆期间,美国贸易代表团就曾被迫取消访华行程,导致谈判延期数月。

如今正值APEC峰会前的关键磋商期,财政部长贝森特即便喊出"推动大豆采购谈判"的口号,也纯属无米之炊的空谈。更讽刺的是,特朗普政府此前通过的《大而美法案》早已为停摆埋下伏笔,该法案允许资金中断30天后永久裁撤"非必要"岗位,却保障了国防、边境执法等核心部门支出,这种选择性停摆本质上是党争工具,却意外砸断了对华谈判的筹码链条。

全球战略格局的微妙变化也压缩了美国的任性空间。政府停摆导致美国在全球治理中陷入缺位,国务院雇员休假使多国参会代表入境流程延迟,印证了"美国签证霸权"的弊端。印度、巴西等国趁机呼吁建立不依赖美国的协调机制,而中国正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欧洲、东盟的合作,10月上旬刚与意大利签署120亿欧元合作协议,与瑞士就数字货币和绿色能源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