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坛地震,高市早苗首相之路或推迟

2025-10-10 22:10  头条

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之后,日本政坛一夜变天。原本稳坐首相宝座的高市早苗,如今只能眼睁睁看着政治版图在眼前重组。10月10日,日本政坛传来第一声惊雷:"公明党将脱离执政联盟。"公明党代表齐藤铁夫在与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会谈后,正式宣布了这一决定。

短短一句话,却可能改变日本政治的走向。公明党高层直言,自民党在"政治黑金"问题上给出的答案"不够充分",两党基本意见相违。

执政联盟的破裂,让原本定于10月15日召开的临时国会及首相指名选举瞬间充满变数。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公明党的退出,绝非一时冲动。

齐藤铁夫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会谈后表示,公明党内部包括地方议员在内,"都感觉已经到了极限"。

他遗憾地表示,自民党在强化企业与团体政治捐款监管方面给出的回应无法令人满意。

齐藤铁夫

这已不是盟友间的普通分歧,而是原则性的裂痕。

资料显示,公明党与自民党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999年,即使2009年两党一同沦为在野党,也始终保持着同盟关系,并在2012年重新夺回政权后继续联合执政。

如今这一长达二十多年的执政联盟分崩离析,对日本政坛的冲击可想而知。

随着公明党的退出,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瞬间布满荆棘。自民党在众议院的议席数仅为196席,而三个主要在野党,立宪民主党、日本维新会和国民民主党的合计席位达210席。

高市早苗还没回过神来,日本政坛就传来第二声惊雷:日本在野党拟推候选人挑战高市早苗。

立宪民主党干事长安住淳火速、维新会干事长中司宏、国民民主党干事长榛叶贺津迅速举行会谈,提出推举国民民主党代表玉木雄一郎作为在野党统一候选人。

这一提议背后是精明的政治算计,立宪民主党虽然拥有148个议席,是最大的在野党,但要单独对抗自民党仍力有未逮。

而推举立场相对温和的玉木雄一郎,更易争取其他在野党乃至执政联盟内失意势力的支持。

安住淳毫不掩饰他们的盘算:"推举在野党统一候选人赢得首相提名,已具有现实可能性。"

玉木雄一郎

政治现实也确实如此,如果公明党在首相指名选举中不与自民党合作,在野党有望实现反超。

面对眼前的危机局面,自民党并未坐以待毙。

面对可能失去政权危机,高市早苗和自民党副总裁麻生太郎早已展开行动。

高市早苗被曝在5日暗中与玉木雄一郎在东京举行会谈,而麻生太郎则与国民民主党干事长榛叶贺津交换了意见。

自民党有关人士甚至信心满满地表示:"与国民民主党的联合执政是既定路线。"

对高市早苗而言,拉拢国民民主党不仅是渡过眼下危机的需要,更是其长远政治布局的关键。

要知道,高市早苗长期无派阀依托,在党內人脉有限。此次能在自民党总裁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麻生太郎率领其派系的43名议员支持。

出于巩固权力的考虑,高市早苗需要新的政治盟友。

处于风口浪尖的国民民主党,此刻正谨慎权衡与自民党和立宪民主党之间的距离。

一方面,榛叶贺津在媒体面前直言不讳:"与立宪民主党在宪法、安全保障等根本问题上存在决定性分歧",表示"不会为在议席数量上取得优势而采取共同行动。"

另一方面,国民民主党对参与与自民党的联合执政也持谨慎态度,警惕在缺乏政策落实承诺的情况下被拉拢进去。

作为国民民主党支持团体的日本劳动组合总联合会,也已对联合执政表示反对。

当被记者问及是否收到联合执政邀请时,玉木雄一郎的回应简短而微妙:"并无此事。"

在当前的背景下,自民党原计划于15日召集临时国会进行首相指名选举,如今可能延至20日或21日。

推迟任命对高市早苗而言是双重打击。一方面,她将面临更长的政治不确定性期,给在野党更多时间整合力量;另一方面,这将直接影响她的执政效率。

若高市早苗内阁在10月底或之后才成立,年内通过补充预算案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而没有预算支持,高市承诺的应对通货膨胀、取消汽油和柴油附加税等经济措施将沦为空谈。

此外,外交日程的紧张也不容忽视。

高市早苗计划10月26日出席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东盟峰会,10月28日前后迎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日,10月31日还要参加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

如今,政治内斗耗尽其时间和精力,这些重要的外交活动可能受影响。

临时国会何时召开尚未确定,首相指名选举的结果更是迷雾重重。

高市早苗的首相梦悬在空中,而玉木雄一郎,那位被在野党推举、又被自民党拉拢的关键人物,是否会成为日本政坛的"黑马",谁也无法断言。对于最终结果,全日本都在凝神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