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改选谁能胜出?洪秀柱已站队,不想郑丽文重蹈覆辙

2025-09-29 18:14  头条

国民党主席改选谁能胜出?洪秀柱已站队,不想郑丽文重蹈覆辙

国民党主席改选进入白热化阶段,六位参选人的政治角力折射出蓝营内部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这场选举不仅是个人政治前途的角逐,更是国民党路线之争的集中体现,其结果将直接影响2026年"九合一"选举乃至202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战略布局。

9月27日下午,中国国民党主席参选人进行第二轮辩论,受邀参加的有国民党籍民代罗志强,前民代郑丽文,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忠。此外,缺席第一轮辩论的前台北始终郝龙斌,台"海基会"前顾问蔡志弘也一同加入战局,共5人同台辩论。同为参选人的卓伯源依旧未能获邀参与辩论。

从当前政治生态看,参选人呈现明显的理念光谱分化。郝龙斌以"和中不舔共"的中间路线试图平衡各方诉求,其获得洪秀柱支持的关键在于派系资源的可预期性。作为政治世家代表,郝龙斌父亲郝柏村在军系的影响力仍存,加上台北市执政经验的加持,使其成为传统派系眼中"安全牌"。但民调持续低迷暴露出其路线模糊的致命伤--既无法激发深蓝热情,又难以吸引中间选民。

郑丽文则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政治风格,其主张"恢复两岸对话"的明确表态与66%的网络支持率形成呼应,反映出民众对国民党重塑两岸话语权的期待。但"绿转蓝"的政治履历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在讲究"血统纯正"的国民党选举文化中构成隐性障碍。

作为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提出"党员公投决定重大议题"的制度设计,实质是试图用直接民主打破派系垄断。这种激进的改革主张虽在青年党员中引起共鸣,但电话民调15%的支持率揭示其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困境。值得注意的是,罗志强25%的电话民调支持率与网络声量存在明显落差,这种"沉默多数"现象折射出国民党传统支持者的保守特质--更信赖体制内培养的"正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