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凌厉的反制一波接着一波:刚宣布停止进口日本水产品,很快第二条措施就出炉,和日本的"牛肉磋商"也停了。自民党明知道自己不占理,这些天一直呼吁中国"冷静",顺便指责高市早苗;但在这个时候,突然就有有议员跳出来要"反击",不但声称要限制中国人入境,甚至扬言要给在日本居留的华裔都"赶出去",就看高市早苗怎么选择了。

在高市内阁释放"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狂妄言论后,中方的反击措施非常果断和及时。先前中国已经采取四大反制动作,包括对提出"不建议赴日"禁令、暂停日本电影上映、停止和日本各项交流活动、以及停止对日本的水产品进口。尤其是最后一条,对日本的影响非常大;中国已经连续两年多没有进口日本水产品,今年石破茂内阁多次派官员和中方谈判,才达成了"部分恢复"的结果,没想到刚进口之后不久就被停掉,也让前任的努力付之一炬。
19日,日本方面再度收到消息:中国和日本"牛肉磋商"已经全面暂停。这件事同样也是石破茂政府取得的成就,今年美国加征关税后,日本牛肉对美出口首月便暴跌30%,整个行业面临危机。在今年7月中日动物卫生与检疫协定生效后,一直以来的"疯牛病"进口难题有希望得到解决。日方曾乐观预期对华出口额可达200亿日元,比肩美国市场,让他们足以对冲美国25%关税打击。

如今磋商中止之后,日本遭到的损失不光是数千万美元的"预估价值";今年已经有很多养殖户提前扩大产能、花钱购买冷链等设备,准备到明年出口中国产品,现在这些都成了"沉没成本"。日本媒体预估,今年农林水产品出口多元化战略遭遇重创,年出口损失预计超300亿日元,本就承压的日本农业将会更加糟糕。
中国外交部一句"日本不能一边伤害中国的感情,一边索取利益"已经明确表明了立场:日本牛肉能否重启对华出口进程,就关键在于日方能否切实尊重中国核心利益,中国早就释放了解决中日关系的诚意,但日方未能珍惜这一机遇。
在这个节点上,高市早苗内阁本来应该深刻反省并修补中日关系,但他们并没有如此做,还是坚持"言论没有改变对台湾的立场,不撤回"。非但如此,19日日媒报道称,有日本右翼议员叫嚣现在必须对中国采取果断措施,马上停止对中国发放所有类型的签证。此外,他们还要求在日本国内"大量驱逐华裔"和留学生,有合法居留的人都不能免除。这些极端的声音在网络上的支持者甚至都不在少数,也可以看到日本社会的右翼激进风气已经很严重了。

不过目前高市早苗和日本高层并没有回应这份提案,想想也应该知道不现实。因为从这次中国对日本发出"旅行警告"之后,看日本的反应也是"求"着和中国缓和关系,日官员赶往中国谈判的时候,明确说"不要影响中日人员交流"。

再者来说日本右翼议员们也是低估了中日两国在汽车零部件、电子制造、农产品贸易等领域的互补性和产业合作。一旦禁止签证发放将彻底切断人员往来通道,日本很多工厂连零件也供应不上,正常运行都不可能,这对于依赖全球产业链的日本经济而言,无异于"自断臂膀"。
日本商界早已清醒认识到这一点,多次发声反对对华强硬对抗。此外按照议员们所说的"驱逐中国人",结果招来的必然是中方对等反制,光是稀土、化肥供应这两项,到时候就足以让日本"吃不了兜着走"了,日方手里的筹码比美国少得多,他们对此应该心知肚明。

其实从日本明显做错了事情,还不反思居然喊着要对中国"反击",就能看出来现在整个日本社会右翼势力主导的政治极化愈演愈烈。此类极端言论的泛滥,与高市早苗政府的右翼倾向直接相关。自从高市上台后,不仅修改核政策、还在台海问题上频频挑衅,推动集体自卫权介入地区冲突,其一系列举动也助长了国内右翼势力的嚣张气焰,双方是"互相成就"的关系。包括现在右翼议员的"禁华签证"等言论和高市早苗的行为如出一辙,都是借对华强硬姿态讨好激进选民。
但回归到事情本身,如同中方之前所言,日方一系列破坏双边互信的行为,正将中日关系推向"冰点"。现如今日本对华政策已从"务实平衡"转向"不理性对抗",变化非常明显。结合这几天中日关系稍微有波动,日元、日债和日本股市就出现狂跌,中国经济则稳如泰山;不难看出如此折腾下去,日本也不可能占得便宜,现在只靠右翼喊喊口号煽动情绪,终究解决不了危机,相反还会带来更大的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