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不到72小时,解放军电弹巨舰调头返航,美西方果然低估了中国,五角大楼知道急也晚了
据直新闻报道,11月16日下午,四川舰的首次航行试验成功落下帷幕,这艘刚刚下水不到一年、堪称"电弹巨舰"的中国海军新型两栖攻击舰,出海不到72小时便调头返航。这一回程并非因为系统故障,而是一次"水到渠成"的技术验证。四川舰的表现,令那些曾低估中国海军技术进步的西方军事观察家,尤其是美军,感到措手不及。
四川舰于11月14日从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的码头起航,开始了其首次海试任务。试航过程中,四川舰的动力系统和电力设备等核心技术进行了全面测试,且测试结果均达到了预期效果,快速返航的消息也验证了这些系统的稳定性。与此相比,福建舰的首次试航时也经历了多日的系统检验,而四川舰则在短短三天内完成了技术调试,显示出中国海军在电磁弹射技术和舰艇系统整合方面的非凡能力。
西方媒体一度对此表示质疑,认为电磁弹射技术在如此小型的舰艇上应用过于激进,甚至有人推测四川舰的试航将面临至少一周以上的艰难调整。但现实狠狠打了他们的脸。四川舰的电磁弹射系统--这项过去只有超级航母才敢使用的技术--稳定、高效地完成了首次"上舰"任务。美方"试探性"判断无一例外地落空。

美军的认知偏差在于,他们低估了中国海军在复杂技术整合方面的迅速突破。四川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并非"临时拼凑",而是直接从福建舰的成熟技术中继承并优化。美方曾认为中国需要更多时间来解决电磁弹射器的稳定性问题,然而,四川舰几乎在"秒杀"时间内完成了全面测试,这背后是中国海军技术开发的飞跃式进展。
更令人"意外"的,是四川舰本身的系统性能。美军对于两栖舰的理解,基本上停留在"运兵平台"或"直升机航母"的层次,认为这类舰艇最多就能进行近岸作战,支持陆战队登陆。而四川舰不仅具备了常规的两栖登陆能力,它的电磁弹射系统让它具备了航母级别的空中打击能力,搭载的无人机将改变其作战模式。尤其是攻击-21隐身无人机,其最大作战半径突破了2000公里,远超F-35B短距起降战机的战斗范围。
四川舰的电磁弹射系统不仅能让固定翼无人机远程侦察、压制敌方火力,还能精准打击敌方重要目标,极大提升两栖舰的远程作战能力。这一变革性的技术,意味着四川舰能在数百公里外就启动作战,绕过敌方的岸基防空网,降低了登陆部队的生还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