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关系动摇、美巴关系升温:印度外交为何烦心事不断?

2025-08-26 15:37  澎湃新闻

当地时间8月25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预告通知,拟自8月27日零时起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

今年印度一直不太顺,在5月的印巴冲突中受挫,之后美国不但屡屡威胁对其加征关税,还与印度的宿敌巴基斯坦关系越来越热。其实印度的闹心事从去年8月时任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下台就开始了,在那之后,莫迪政府的"邻国优先"外交政策就遭遇一系列困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邻国优先"政策的目标

印度总理莫迪自2014年上任以来,试图通过"邻国优先"(Neighbourhood First)外交政策来巩固印度的南亚霸主地位,并提升印度的全球影响力。在莫迪的设想中,一个以印度为中心、紧密互联、经济繁荣的南亚将为印度崛起成世界主要大国(leading power)提供有力支撑。

莫迪政府的"邻国优先"政策自提出之日起,便被印度外交部视为"定义性特征"和机构性优先事项。莫迪的"邻国优先"政策旨在通过经济援助、基础设施合作和外交互动,加强印度与南亚邻国的关系,以巩固其南亚传统霸主地位,同时抵御域外大国在南亚影响力的上升。该政策强调通过双边关系和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以下简称"南盟")等多边机制推动区域一体化。莫迪政府承诺向邻国提供经济支持。此外,莫迪通过2017年发射的"南亚卫星"计划向邻国提供通信支持,试图展示印度的技术实力。

初期,"邻国优先"政策取得了一些成果。2015年,印度与孟加拉国签署了陆地边界协议,解决了长达40年的领土争端,交换了161个飞地,涉及约1.7万英亩土地。印度与尼泊尔签订电力贸易协议;2020年印度升级与斯里兰卡1998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巩固了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联系。

然而,印度在处理与南亚邻国的关系时还是会克制不住使用简单粗暴的霸权手段。2015年,对尼泊尔的非正式经济封锁,导致尼泊尔国内燃油短缺,引发反印情绪。2018年公开批评马尔代夫的选举。进入2024-2025年,长期积累的矛盾在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催化下集中爆发,严重冲击了莫迪政府的"邻国优先"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