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之而来的是韩国经济萎缩,即便是到2023年,韩国经济依旧无法追平文在寅任上最后一年。这足以说明中国市场对韩国经济的巨大影响,这也是李在明推行"务实外交"最重要的原因。
但是,韩国仅仅是需要中国的市场而已。在对外出口领域,中韩是实打实的竞争对手。原因是中韩产业结构高度重合。之前韩国在造船业上遥遥领先,之后第一的宝座被中国夺走。韩国本身是汽车出口大国,但在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已经是韩国的两倍,在液晶面板、半导体、甚至是手机制造,韩国也逐渐落入下风。
这些产业韩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均已经面临中国企业的挑战。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在明的对华立场其实是很矛盾的。一方面需要中国市场,就必须要搞好与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和中国产业进行竞争,反而更加希望借着美国的手打压中国的产业。
而美韩同盟关系是韩国的国策,是韩国作为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石,其优先级必然排在第一。一旦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李在明的立场是十分明确,因此不用期待李在明会和尹锡悦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对我们来说,需要关注的是,韩国是否会成为美国的一块跳板,尤其是涉台问题,毕竟美国和韩国,都开始把这事放到明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