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停了。
一个叫"喜乐"的宝宝,只在人间呆了237天。
他成了杭州医学院解剖台上年龄最小的"大体老师"。
他得的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说人话就是,肺静脉长错了位置,没法把带氧的血液正常送回心脏。
这孩子从出生就开始拼命呼吸,却始终像被困在水底。
医生不是没努力。浙大儿院的团队给他做了手术,但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术后出现进行性肺静脉狭窄。肺血管越来越窄,呼吸变成一场酷刑。
这237天里,他多数时间躺在ICU,身上插满管子。他的父母眼睁睁看着孩子反复经历呼吸衰竭、抢救、再衰竭……最后因为肺出血和严重缺氧,心跳停了。
本来他爸妈想捐器官,想着能救别的孩子也好。可医生摇头说,孩子脏器衰竭太久,没法移植了。
那一刻我都能想象这对父母的绝望,连最后一点希望都破灭了。
但他们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泪崩的决定:捐遗体!
"既然救不了当下的孩子,那就给未来的孩子挣一点希望。"
他们签字的那个画面,我想想就难受。眼泪把纸都打湿了,笔都拿不稳,但还是签下去了。
9月16日,杭州医学院给喜乐办了场简单的告别仪式。以后他的小身躯会成为医学教材,尤其是那颗受过苦的心脏和肺静脉,会被仔细研究。
这类样本太稀缺了!很多复杂先心病之所以手术难,就是因为医生没见过足够多的病例。喜乐的捐献,直接帮医学界填补了婴儿肺静脉三维重建的空白。
他妈妈后来自己也签了遗体捐献协议。她说:"妈妈以后会永远陪着你。我们淋过雨,就想为别人撑把伞。"
看到这我真的绷不住了
这才是最真实的善良,自己痛过,所以不想让别人再痛。
想起之前几个同样让人敬佩的捐献者:河南有个渐冻症老师赵世芳,捐了自己的大脑做研究;湖南一位叫徐凤娥的老师,抗癌失败后捐遗体,留言说"不想别人再走我的弯路";还有浙江一对夫妻,先后捐献,最后在实验室"重逢"……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用自己最后一点力量,把人间往前推了一小步。
说实话,我以前觉得遗体捐献离自己特别远。但喜乐这家人的选择,让我突然理解了什么叫"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
237天,短得让人心疼。
但他让无数未来可能得救的孩子,看见了光。
他来过,很短,却很亮。
谢谢喜乐,谢谢所有"大体老师",你们是医学沉默的基石,也是人类温柔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