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背景下,其实韩国外交不太可能实现转向,最起码在美国全球军事霸权彻底衰弱之前都是如此。
因此,美韩同盟关系,必然是韩国外交政策的最高优先级,在文在寅时期是如此,在尹锡悦时期也是如此,在李在明时期也不会改变。
但在这一基础上,韩国又不能不重视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一方面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市场,韩国又高度依赖对外出口发展本国经济,这就意味着中国对韩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经贸关系又不可能脱离外交关系,所以中韩外交关系,对李在明政府同样至关重要。
所以,不管是中美关系还是中韩关系,都是李在明无法割舍的问题,既然无法割舍,那就只能在中美之间走钢丝、玩平衡。
所以我们也能看到韩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上的矛盾性,一边拒绝出席九三阅兵活动,另一边又派出使团来华,想要以此稳住中国。另一边本来想要先访问美国,把美国作为对外出访的第一站,结果中间插了个日本,先去日本再去美国,主打一个两边都不得罪。
李在明的这种处理手段虽然看起来高明,但同时也将韩国置于危险之中。因为上一个试图左右通吃的印度,已经被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抡的头都要抬不起来了。
李在明绝不亲中
李在明绝不会是一个亲华政治人物。李在明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强调,自己将会采取务实的外交政策。什么叫做"务实"?说直白点就是哪有好处就往那里钻,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在明的对华立场,反而会更加清晰。
从韩国的国家利益来讲,"亲中"的确有利益所在。中国是韩国出口第一大市场,中国巨大的市场让韩国赚得盆满钵满。而在尹锡悦时期,由于过于亲美的政治立场以及对华强硬态度,导致中韩外交关系迅速恶化,与之对应的经贸关系也降温,韩国对华出口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