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央行降息放缓了?专家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2)

2025-09-23 09:12  财新网

02

降准有利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

降准将增加商业银行可自由使用的资金,可以更好地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国债中68%左右由商业银行持有,地方政府债中75%左右由商业银行持有。如果降准,商业银行就可以有更多资金购买国债和地方债,这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方式之一。与财政政策可以直接介入经济活动不同,货币政策一般是间接发挥作用的,需要商业银行甚至整个金融体系的配合,其实施效果在相当程度上受市场反馈的影响。目前我国金融机构超储率较低,降准对调节市场流动性较为有效。

03

中国降息仍有空间

我国消费和投资的利率弹性较低,降息对刺激消费、投资作用有限,因此不具备持续大幅降息的基础。利率下降使居民存款收益减少,降低财富效应,反而不利于消费。今年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单月增加2.14万亿元。"这些钱哪来的?还是个人和企业尤其是个人存款转移。可以说居民存款减少,和利息下降有比较大的关系。"盛松成表示。他认为,企业在投资决策时更多考虑的是投资风险和利润,利率的小幅变化对其影响不大。所以中国以降准为主,而不是降息为主。但是市场利率也还是在持续下降,活期存款以前年利率是0.3%,现在是0.05%,已经接近0利率。定期存款一年期、三年期利率基本都在1字头的,以前都是3.5%左右。

盛松成指出,降息仍有空间,一是目前中国物价较低,致使实际利率较高。二是人民币汇率近期兑美元小幅缓慢升值。中国降息的外部环境改善,因为美国在降息,很多人都预测美国9月还会降息。此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降息是中国独有的,今年5月8日,中国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7天OMO)调降10个基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则普遍下调25个基点。结构性工具降息幅度更大。

近年来,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创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支持经济薄弱环节(如小微企业、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等)。二是支持重点领域,比如最近十年来特别强调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换代、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约占人民币银行总资产14.2%。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