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山烈士陵园就建在当年战场的遗址上。陵园里有个英烈墙,上面还有许多无名烈士等待找到姓名。如今,英烈墙上多了一个名字--王良。
王良的亲属带着烤鸡、香蕉、蛋糕,还有王希芳准备好的军装、军鞋,在公墓前进行拜祭。祭拜过后,王良的侄子捧起烈士公墓前的一抔泥土,小心放进盒中,郑重地用红布包好,"带亲人回家"。
完成这一切后,王良的侄子打通了王希芳的手机并报告了进程。听着侄子的声音,王希芳没有哭,有的只是找到丈夫的喜悦。但是当看到红布方盒出现在通话视频里,王希芳的嘴唇还是剧烈颤动起来,久久没有说话。
81年的守望,在2025年等来了结果。在王希芳的有生之年,终于"再一次见到丈夫"。
这么多年,虽然王希芳无儿无女,一直独自生活,但侄子、外甥时不时带好吃的给她,村里的干部也常常来看望她。
不仅如此,很多人想给王希芳捐献物资和钱,她全都不要:"国家给我的钱够花了,我在替王良享福。"
2010年,国家为她翻修了瓦房,每月烈士遗属抚恤金3548元和百岁老人津贴300元准时到账。
王希芳说:"要不是国家,我活不到103岁。"
如今,国家繁荣昌盛,盛世如歌,王希芳依旧每日张望村口。不是多年习惯难以改掉,而是为国家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
她说:"我等得满头白发,不是傻等,就是为了替他看看这太平日子。"
铭记历史,记来时路,走和平道。
生逢盛世,吾辈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