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这波操作,中国外交部的回应直截了当:中美核力量根本不在一个量级,核政策和战略环境完全不同,要求中国加入三边核谈判既不合理也不现实。中方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自卫防御、最低限度",不跟任何国家搞军备竞赛。这不是外交托词,而是中国核政策的"铁律"。
这里有一点值得玩味--这次美俄在"推中国上谈判桌"这件事上态度罕见一致,但细看手法却大不相同。美国是"高调施压",搭配军事动作、关税、舆论炒作,想把主动权和话语权都抓在手里。俄罗斯则很聪明,普京多次表态:俄美谈核裁军没问题,中国要不要参与,得看中方自己决定。主动权和体面都给了中国,顺便也告诉美方,俄罗斯不会帮你施压中国。
美国这轮F-35高调军演,本质上是亚太安全博弈的一个缩影。对朝鲜,是威慑;对韩国,是盟友保障;对中国,是试探和牵制。美方国内鹰派最近又在炒作"对中软、对印硬",炒关税、炒技术、炒二级制裁,对内想塑造"全方位覆盖"的强硬人设,对外则用核话题和军事演习给谈判加码。其实稍微懂点战略的人都明白,把中国拉进三边核裁军,只是美国谈判里的筹码,真正目的还是要战略主动权。F-35的轰鸣和核裁军的"嘴炮",都是美式大国博弈的两手。
中国的底线极其清楚:不首先使用、最低限度、绝不搞核竞赛。任何人想让中国"陪跑",得先把自己的家底砍一半再说。核裁军不是喊口号,是摊开账本来算。美国不甘心失去主导权,俄罗斯不愿被西方牵着鼻子,中国没兴趣做"陪跑嘉宾"。这场牌局,谁最后能笑到最后,看的不是一波操作谁"带飞",而是谁能沉住气守住底线。
更关键的是,美方这波"组合设计",是全领域施压的典型套路。军事上秀肌肉,外交上打话术,经济上搞制裁,内政上控舆论,一环套一环。美国希望用"多线作战"逼中国让步,韩国、日本这些盟友则被当作棋盘上的节点,随时调整位置。可中国的反应一如既往:愿意对话,但不妥协底线;可以博弈,但绝不轻举妄动。
这场大国博弈的本质,是谁能在局势最紧张时还保持战略定力、谁能在全世界的聚光灯下守住自己的底线。美国没法用核裁军绑住中国,也没法靠F-35演习吓退中国。俄罗斯懂得"谁才是主角",主动权送回北京。中国的底气来自几十年如一日的战略自信:不搞扩张、不玩竞赛、对等谈判、守住红线。未来亚太的安全怎么走,不是看谁喊得响、动作大,而是谁能稳住心神、看清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