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培养了那么多忠臣良将,为何司马懿夺权时,无一人站出来反对(3)

2024-12-17 17:18  搜狐

四、天公亦有私门生

曹操夫妻恩爱,世所罕见。但其私生活却并不如人意。据陈琳所著《曹魏家声》载,曹操与正室甄夫人的感情素来不睦。甄氏生性刚烈,二人时有龃龉。曹操更是与许多美姬有私情。

关于曹丕的出身,流传有私生子之说。甄夫人深知丈夫风流好色,曹丕生母的身份素来存疑。当年甄夫人生下曹丕时,便对丈夫怀恨在心。传闻,正是这一私怨始作俑者,酝酿着后来曹氏一族的失势。

曹丕即位后,对甄氏嫡亲子嗣的曹爽较为看重。曹爽则对曹丕心存芥蒂,生怕他嫡出私门。于是权力之争自此滋生。及至曹爽继位,矛盾进一步激化,曹丕子嗣对曹爽又是防范有加。

这自然给了司马氏可乘之机。他们狡猾世故,自认本家乃王室亲眷。见曹氏内乱不断,便暗中结交人心,一步步渗透入朝。高平陵一举后,他们更是乘虚而入,一举夺取了曹魏的大权。

大权旁落,原因固然多端。但溯其本源,不过由私怨而生矛盾罢了。自曹操夫妻恩怨始,至曹丕与曹爽互不信任,再到后世曹芳被废黜,其中必有一番勾心斗角的黑手在暗中捣鬼。司马氏权臣向来狡诈,正是看准了曹氏家斗的时机,方才一举成功。

曹魏政权究竟是私生子与嫡出子的纷争,还是单纯的权力之争?这确已不可考据。但可以肯定的是,私门之争起初只是一处导火索,最终却酝酿成了曹家江河日下的根由。功高震主的曹氏宗室,就这般由内因而溃。世事实难料,天意哪有常理可循?

五、朝中沦陷,百年基业付诸东流

曹氏宗室原本声威赫赫,文武百家,锐不可当。然而经此一役,便尽数溃不成军。司马懿权术娴熟,早已暗中布局。高平陵一役爆发后,他挥师直指洛阳,迅速控制了中央朝政。

此前曹爽虽扬言"吾为嫡长子",却未曾料及司马氏的诡计。及至棋至中盘,自身便成为弥勒空铢。朝中大臣名门子弟早已投靠司马懿,如程昱、荀攸等旧臣更是力有未逮。即便曹爽亲率重兵前往邺城,但兵微将寡,哪里是司马氏的对手?

一时之间,朝政腐败阙失,黑暗力量遍地狼藉。好不容易,军队还是叛变出逃,官员们亦纷纷弃城而逃。司马氏旗开得胜,终于一统曹魏天下,掌控了朝野大权。

曹爽自然不甘就此放弃,仍旧顽抗一时。然而实力远不及司马家族,祖宗积淀下的根基也已荡然无存。很快,叛乱被镇压,曹爽亦一命呜呼。从此,曹氏王朝彻底从汉室正统嫡系中剥离,成为一支独立的离经叛道的小帮派。

反观司马家族,却是顺理成章地接班中原王朝。他们出身名门,曾经一度为汉室亲贵。如今借助权术重掌大权,自然深得人心。况且,他们善于拉拢人心,对曹家旧将亦并不过分苛刻。从而渐次稳固了根基,终于坐稳了皇帝宝座。

结尾

曹操当年所铸就的一切,到了后人手中尽皆付诸东流。百年大业,就这般由一手建立到遭到亲手毁掷。司马懿能够顺利夺权,固然源于其权术超绝,但要论根本,曹氏自身的内乱内讧更是祸殃根源。曹操英主盖世,造就一代文臣武将,最终却无人能救其家族于危难之间,实在教人扼腕叹惜。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