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至6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8%,前值为3.7%,2024年全年累计同比增长3.2%。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尽管外部经贸环境剧烈波动带来重大冲击,但宏观经济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偏强增长态势。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技术制造业等领域保持较快增长,推动宏观经济呈现稳中偏强、稳中向好势头。
在王青看来,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国内加快实施了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促消费、扩投资的效果十分显著。同时,在上半年国际经贸环境剧烈波动过程中,"抢出口"和"转出口"效应不断发酵,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降反升,超出市场普遍预期。
东北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张超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二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内外需分化较为明显:外需受益于全球商品部门经济周期的向上趋势,内需则受益于政策扶持(国补与基建)。但从2021年的经验来看,当前中国政策思路是"托而不举",政府较为珍视政策空间。外部需求好转意味着内部政策预期需要适度下调,而政策预期的下调或对市场形成扰动。
展望下半年,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出口增速大概率将会放缓,内需需要做好对冲。考虑到实现全年目标压力可控,以及存量政策仍有较大空间,预计决策层将会灵活把握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并着重针对物价低迷态势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齐头并进推动扩内需和反内卷工作。
"下半年消费和投资增速都会加快,GDP增速有望保持在4.7%左右。"王青预计,在上半年经济增速较快的基础上,这能够确保实现全年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领域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消费表现可圈可点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成为上半年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是拉动GDP的主动力。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内需尤其是消费是促进GDP增长的主动力。今年消费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在发布的众多指标中,市场销售环比逐季增长也是一大亮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在加快,市场活跃度在提升,这有力支撑了上半年GDP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