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聚焦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美国已成“异类”,与中国形成鲜明反差

2025-09-25 21:0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当地时间9月2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多家外媒关注到,中方在会上宣布了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包括增加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等措施。

就在一天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大发表演讲时,却声称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是"骗局"。他还错误地宣称,中国制造了很多风力发电设备,但中国自己"不愿使用风力发电"。面对特朗普漏洞百出的言论,就连美国媒体也不得不承认,在气候问题上,中美对比过于鲜明。

英国路透社称,中国无视了美国的反可再生能源言论,带头制定了新的气候计划,在气候问题上发挥了领导作用。美国《纽约时报》指出,气候变化峰会发出了与特朗普截然相反的声音,中国等国家作出了重要的减排承诺。如今在气候问题上,美国已陷入空前孤立境地,外交上几乎"与世界其他国家隔绝"。哈佛大学教授斯塔文斯认为,特朗普的政策已经让美国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中的"异类"。

当地时间9月2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举行 视觉中国

美国"政客新闻网"24日发文称,特朗普极力反对各国遏制气候变化的努力,他的气候政策不断倒退,使美国无法在气候问题上发挥全球领导作用。相比之下,中国展现出遏制污染的决心,中国制造和出口的清洁能源技术已经超过世界其他地区,可以帮助更多发展中国家实现气候目标。

文章称,特朗普试图告诉各国,如果继续用风能和太阳能取代化石燃料,所谓的"绿色能源骗局"将使他们"在全球能源竞赛中失败"。特朗普还在演讲中攻击中国,他错误地断言,中国制造了很多风力发电设备,但中国自己"不愿使用风力发电"。

但特朗普的说法完全站不出脚。在过去十年里,中国安装了大量的风力发电设备。仅在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就增加了46吉瓦的风电装机容量。同一时期,特朗普政府则冻结了数个大西洋上拟建或在建的风电场的许可证,美国海上风机的数量要远少于中国。

当地时间9月23日,特朗普在联大发表演讲 视觉中国

与特朗普倒退的气候政策相比,中国展现出遏制污染的决心。中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表示,绿色低碳转型是时代潮流,尽管个别国家逆流而动,但国际社会应当把握正确方向,推动制定和实施国家自主贡献,为全球气候治理合作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国还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美国乔治城大学能源与环境教授乔安娜·刘易斯(Joanna Lewis)表示,随着美国放弃其气候政策,许多国家和观察人士都希望中国能发挥全球领导作用。她认为,中国提出的气候目标"相对温和",但确实是在认真对待气候变化问题。

"政客新闻网"指出,中国制造和出口的清洁能源技术已经超过世界其他地区,可以帮助更多发展中国家实现气候目标。

9月16日,安徽铜陵,国家能源集团铜陵公司东湖一期渔光互补光伏项目 视觉中国

路透社称,中国无视了美国的反可再生能源言论,带领多个国家发布了新的气候计划,发挥了领导作用。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否认气候变化问题的演讲,相当于把新能源市场全部让给了中国。

美国哈佛大学贝尔弗中心的政治学者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表示:"特朗普想要化石燃料,美国也确实是一个强大的石油国家。但如果你关心未来的话,让中国成为唯一强大的可再生能源国家,与'让美国再次伟大'是背道而驰的。"

美国《纽约时报》24日也发文称,中国、俄罗斯、日本和德国等有影响力的国家,委内瑞拉、伊朗等遭到西方排挤的国家,还有乍得、中非共和国等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都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但美国没有出席。这反映出美国在气候问题上的空前孤立,在外交上与世界其他国家"隔绝"。

特朗普一再反对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但120多个国家在峰会上传达出截然不同的信息,他们承诺控制排放。这不仅是为了缓解气候问题,还因为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的速度高于预期。在某些情况下,可再生能源发电要比燃烧化石燃料的发电厂更加实惠。

《纽约时报》称,这为太阳能和风能可以帮助经济增长的论点提供了支持。巴哈马总理菲利普·戴维斯在22日的一次活动中表示:"世界各地的决策者需要明白,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不会牺牲繁荣,而是未来繁荣的先决条件。"

特朗普政府已取消对建设太阳能和风能项目、购买电动汽车的补贴措施,还推动加快煤矿、天然气运输码头及其他化石燃料基础设施的审批。多国领导人担心,特朗普对可再生能源的强烈反对,可能影响全球的能源转型进程。但这些领导人最近表示,无论美国态度如何,他们都会继续前进。

欧盟气候专员沃普克·霍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表示,没有迹象表明特朗普的措施会影响其他国家的能源转型目标,"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与美国完全相反。顺带一提,我对此感到担忧,因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地缘政治参与者、最大的经济体正在退出。"

《纽约时报》认为,中国发布的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是气候变化峰会上最重要的声明。虽然中方没有点名美国,但中国特别提到"个别国家逆流而动",似乎是在批评美国缺席峰会。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表示,美国"步履蹒跚",已让中国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领导者。他认为,全球将走上清洁能源道路,不会选择特朗普拥护的化石燃料道路。

美国哈佛大学能源与经济发展教授罗伯特·斯塔文斯(Robert Stavins)对《华盛顿邮报》指出,特朗普的政策已经让美国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中的"异类","欧盟正在向前迈进,中国正在向前发展,印度没有改变其立场,巴西也在前进。所以,美国确实是一个异类。"

在24日的峰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敦促各国实施"进一步、更快"的减排措施,他表示:"你们的新计划可以让我们向前迈出重要一步。我们正处于新能源时代的黎明,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遇时刻。"

古特雷斯指出,清洁能源正在推动就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用来生产最快、最便宜的电力,使经济免受动荡的化石燃料市场的影响,保障能源安全和主权,并助力为所有人提供清洁和负担得起的能源。

对于中国提出的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5日表示,中方郑重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一揽子目标,体现了中国对多边主义的坚守,对联合国的支持。这是中国首次提出绝对量减排目标,并且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

他指出,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一以贯之,是世界上履行减排承诺意志最坚决、行动最有力、落实最有效的国家。

郭嘉昆说,中国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尽最大努力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完成这一目标,需要中国自身付出艰苦努力,也需要有利和开放的国际环境。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携手促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