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学看待:它是"应急手段"而非"万能药"
气象部门明确表示,人工降雨是应对极端高温干旱的"辅助手段",而非常规操作。我国有严格的作业规范:必须经过审批备案,作业前需评估云系条件,作业后要监测环境影响。
事实上,人工降雨的"增雨"效果并非无中生有,而是让云中原本可能浪费的水汽多降20%-30%。就像给半杯水里加块糖,加速溶解却不会凭空变出更多水。
在高温持续不退的当下,人工降雨更像一剂"退烧药"--能暂时缓解症状,却不能根治"高温病"。真正的应对之策,仍是做好防暑降温、节约用水,以及从长远角度应对气候变化。
当我们抬头盼雨时,或许更该明白: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从来不是强行干预,而是顺势而为。人工降雨的价值,正在于让我们在极端天气面前,多了一份理性应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