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40℃的高温红色预警、路面煎蛋成网红挑战,高温天你是否支持人工降雨?(2)

2025-07-16 13:16  头条

二、支持声:高温下的"及时雨"需求

在持续高温炙烤下,人工降雨的支持者们有太多现实理由:

缓解旱情:农田里的玉米叶子卷成了筒,池塘水位降到露底,此时一场人工增雨能让作物"缓口气"。2022年江西遭遇伏旱,通过人工增雨,全省受旱农田缓解面积超120万亩。

降低火险:高温少雨时,森林火险等级飙升。人工降雨能直接降低植被湿度,去年四川凉山通过多次人工增雨,成功将林区火险等级从"极高"降至"较低"。

改善体感:降雨后气温通常会骤降5-8℃,湿度也会随之上升,闷热感明显缓解。对于户外工作者来说,这样的"降温福利"尤为珍贵。

三、反对声:隐藏的"副作用"顾虑

并非所有人都欢迎人工降雨,一些争议点值得关注:

局部性局限:人工降雨影响范围通常只有几到几十平方公里,在大范围高温中,可能出现"东边下雨西边晒"的情况,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高温格局。

成本与效益:一次火箭增雨作业成本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还需前期气象监测、后期效果评估等配套投入。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需权衡投入产出比。

生态连锁反应:有生态学者担心,频繁人工干预可能影响局部水循环。比如长期在同一区域催化降雨,可能导致下游地区降水减少,破坏自然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