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了,医院赔了88.8万元,我的律师拿走了55万元。"韦先生的无奈诉说,如一颗投入舆论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在这起事件中,维权获赔本是对逝者的交代,可律师拿走近乎三分之二赔偿款的行为,让公众不禁发问:这样的收费,合规吗?
事情的经过并不复杂。韦先生孩子离世,医院赔偿88.8万元,可他最终只拿到33.3万元,其余55.5万元进了律师邓某的口袋。韦先生称自己文化水平低,事后才惊觉可能被律师欺骗。邓某却有着不同的说辞,他表示案件起初未收费,并非风险代理,原本医院应承担次责赔偿,是他们的努力让韦先生获得主责赔偿。案件处理接近尾声时,双方签订正式协议确定55.5万元律师费,如今韦先生反悔实属不该。
从法律层面看,我国对于律师收费有着明确规范。依据司法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律师服务收费的意见》,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可适用风险代理合同,但收费金额有严格限制,最高限额为18% 。本案中赔偿款88.8万元,按规定最高收费不应超过16万元左右,而律师实际收取55.5万元,远超法定上限,明显违规。
代理类型也存在矛盾之处。律师坚称非风险代理,可实际操作却是"先服务后收费",这符合风险代理特征,却未遵循相关比例限制。合同方面同样疑点重重,最初签订的《咨询合同》乙方是科技咨询公司,该公司很可能不具备律师执业资质却从事代理业务,涉嫌超范围经营;后来的《委托合同》标注日期为2023年12月15日,实际签订于2024年5月31日,存在日期造假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