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河南南乐的玉梅通过媒人介绍认识了山东东平的张先生,男方很快就给了18.8万元彩礼,之后又追加了6万元说是培训费,婚礼办完第二天,玉梅直接消失不见,电话打不通,人也找不到。
2022年6月,她去了河北馆陶县,找到一位姓武的男子,见面送了6800元礼金,又给了14万彩礼和1万改口费,总共花了15万多,办完婚礼后她却拖着不领结婚证,理由是家里拆迁分房需要时间,最后只退回2.2万元,实际上被她拿走了13万多。

2024年初,这名女子回到山东东阿,找到一位刘先生,没过半个月就向他要了十三万多元,说是因为母亲生病、家里房子要拆,钱一到手她就再次消失,连着之前几次,总共骗走六十多万元,法院在今年七月判了她十年刑,罚款十万元,还要求她把所有钱都退回去。
她不是独自作案,背后有范某和齐某这两个在逃同伙,属于团伙犯罪,每次通过媒人介绍对象,但关键中间人已经逃走,调查难度很大,她专门选择农村地区下手,停留时间短、更换地点快,利用的是信息差和当地人对结婚的迫切愿望。
那几年短视频婚恋平台特别火,很多人通过微信群找对象,审核几乎没有,身份可以随便编造,加上有些地方彩礼攀比很严重,男方家里借钱也要给足,这就让骗子有了可乘之机,玉梅当时四十三岁,年纪不算小,和那些年轻的骗婚女不太一样,我猜她可能早就是个职业媒人,或者是被别人利用了。
法院没有按婚姻纠纷来处理这件事,而是把它定为诈骗,因为女方从开始到最后都没有打算结婚,婚礼只是她用来骗钱的幌子,案子能够合并审理,是因为警方建立了跨省婚骗数据库,否则各地报的案根本联系不到一起,三名受害人都没什么文化,取证全靠微信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做起来很不容易。
类似的事情不只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今年六月安徽阜阳也有一位女子在半年内用拆迁、生病这些理由骗了四名男性,金额超过七十万,判决结果和前面提到的案子一样,说明这种诈骗模式已经被司法系统注意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