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两岸政策口号响,现实难推行
在两岸议题上,民进党政府一向大声疾呼,强调"健康有序交流",要求"去政治化",强调"对等尊严"。但现实是,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有很多灰色地带,陆委会、立法机构、行政院互相推诿,真正落到实处的事情并不多。
这次洪秀柱事件就是典型,陆委会口口声声要依法调查,最后还是"球踢回原任职单位",不了了之。民进党每到关键时刻,总是打"两岸牌",但真正需要面对压力时,往往选择回避或者模糊处理。说到底,岛内政党轮替,并不是台海问题的核心,真正的底线还是"一个中国"的原则。
七、赖清德困局,几无退路
赖清德这些招数,表面上看是"政治操作",实质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经济拉不起来,社会矛盾堆积如山,内部派系斗争激烈,外部压力步步紧逼。每一个决策都像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跌落谷底。
这次不罚洪秀柱,释放柯文哲,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赖清德想靠低头和妥协拖延时间,修补裂痕,但岛内民意已经不再买账。蓝白合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民进党的基本盘眼看就要瓦解。
民进党过去靠打"抗中保台"牌,换来一时的掌声。可现实是,岛内民生问题堆积如山,老百姓更关心的是生活而不是口号。赖清德如果继续头铁,恐怕会被民意的洪流冲得连影子都找不到。
八、结语:风雨将至,台湾政坛变数多
洪秀柱安全回台,柯文哲重获自由,这两件事表面看是小波澜,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赖清德现在的处境,就像走到悬崖边上的人,前有深渊,后有猛虎。继续打压异己,只会刺激蓝白联手,激化对立。选择妥协,又容易失去基本盘,被党内"围剿"。
未来一年,台湾政坛注定不会平静。民进党若无法真正反思,只会在政治风暴中越陷越深。岛内民意早已风向大变,蓝白合流或许是大势所趋,赖清德能不能守住绿营最后的阵地,还真是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