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排尿10次!45岁男子确诊肾衰竭,妻子痛哭:劝了多次都不听

2025-10-30 14:15  头条

"医生,他一天上厕所都十多次,怎么还会肾衰竭啊?!"

妻子哭着说出这句话时,医生的眉头皱得更紧了。眼前这位45岁的男子,脸色蜡黄,眼窝深陷,双腿浮肿,原本健壮的身体早已被病痛掏空。是的,他确诊了慢性肾衰竭,且已进入中晚期。

可令人唏嘘的是,这一切本可以避免。

肾脏"受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肾病不像感冒,说来就来,但也不像某些疾病那样来势汹汹、毫无预兆。它往往是"闷声作大事"的类型,一忍就是好几年。

这位男子的肾脏,其实早就"委屈"很久了。长期憋尿、频繁饮用浓茶、爱吃重口味、经常熬夜、补药乱吃一通……这些"伤肾小习惯",他一样没落下。

可最让医生揪心的,是他每天喝水极少,却天天跑厕所。妻子以为他"排得多就是好",可真相却是:他根本没喝水,喝的全是茶、咖啡和功能饮料,排出去的多半是身体的水分和电解质。

一天尿十次,真的是"肾好"?

很多人以为:"尿多=肾好",其实这个理解大错特错。

正常人每天排尿47次,夜间01次是常见范围。若一天10次以上,尤其夜尿频繁,就要警惕了。

尿量多,并不代表肾功能好。这可能是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的信号,也就是说,肾脏不能很好地保住水分了,只能"甩手大卖",把水迅速排出去。

在慢性肾病的早期,患者常常表现为多尿、尿频,但此时肾小球滤过功能已经悄悄下降了。

尿多≠排毒多,反而可能是在"漏水"!

肾脏到底怕什么?

说起肾脏,它是人体的"清道夫"和"水利局局长",负责排毒、调节电解质、维持血压、制造红细胞生成素等。

但它也特别"娇气",尤其怕以下几种:

第一,怕高盐高油的重口味。长期高盐饮食会升高血压,增加肾小球的负担;高脂饮食则容易导致动脉硬化,造成肾血流减少。

第二,怕不喝水还拼命喝茶、咖啡、饮料。茶和咖啡中的咖啡因有利尿作用,会让你"假性排毒",身体反而更缺水。

第三,怕滥用药物和保健品。某些非处方止痛药、草药、甚至"壮阳药"对肾脏有直接毒性,长期使用可能造成急性甚至慢性肾损伤。

第四,怕高血压和糖尿病"拖着不管"。这是肾衰竭的两个"头号杀手"。数据显示,约4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第五,怕长期熬夜和劳累。肾精亏虚并非玄学,长期透支身体,肾脏早晚会"罢工"。

慢性肾病,真的那么"沉默"吗?

是的,它不太"吭声",但也不是完全没迹象。

慢性肾病的早期,常常会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小信号,比如:

早晨眼睑水肿,下午腿脚浮肿;尿液泡沫多但久久不散;夜尿变多;容易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贫血和食欲减退。

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以为"年纪大了""最近太累"。但它们可能是肾功能下降的"红色警报"。

如果你正在经历这些,建议尽早查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

肾衰竭是怎么一步步"逼近"的?

肾病不是一天形成的,它的进展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肾功能正常但存在肾损伤,如尿蛋白阳性。

第二阶段,肾小球滤过率(GFR)轻度下降,但症状不明显。

第三阶段,GFR明显下降,开始出现疲劳、贫血、夜尿增多等表现。

第四阶段,肾功能严重受损,代谢废物堆积,可能出现高钾血症、酸中毒。

第五阶段,也就是终末期肾病(ESRD),需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

令人揪心的是,很多人发现时就是第三、第四阶段了。

"护肾"到底该怎么做?这些方法实用又接地气

说了这么多,大家肯定想知道,有没有什么"护肾妙招"?当然有,但不是吃啥灵丹妙药,而是从生活点滴做起。

每天喝足水,但别猛灌。成年人每天建议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清水优先,避免用含糖饮料代替。

吃饭时,尽量控制盐摄入在5克以内,多用柠檬、香料替代酱油、味精。

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是保护肾脏的"三驾马车"。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查尿微量白蛋白,早发现早干预。

别轻信"壮阳补肾"广告,尤其是来历不明的保健品。很多所谓"中药配方"其实含有重金属或激素,对肾脏百害无一利。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肾脏也是需要"睡眠时间"来修复和排毒的。

有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频、尿急、尿痛)要及时治疗,不要拖延。慢性肾盂肾炎也是肾功能下降的重要诱因。

肾不好,不是"命不好",而是"习惯不好"

这位45岁的男子,已经在医院开始透析治疗,生活质量大受影响。妻子在病床前一遍遍念叨:"我劝你戒茶、早睡、少吃咸,你哪次听了?"

这一幕并不是个例。慢性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已接近10%,约1.2亿人正走在"肾出事"的路上。而其中80%以上的人,竟然毫无自知。

我们不是医生,但我们可以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别等到肾脏"罢工",才想起曾经那些被忽视的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