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印度政府正寻求扩大稀土产业,提高其国内的稀土磁铁产能,从而"减少对华依赖"。据彭博社11月26日报道,印度政府已批准一项价值728亿卢比(约合人民币58亿元)的稀土磁铁制造计划,旨在减少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进口依赖。
印度政府26日召开内阁会议,批准了促进印度国内稀土磁铁生产的计划。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部长阿什维尼·维什瑙在会后表示:"目前,印度所有稀土永磁体都是从别处进口的……随着该项目完成和新工厂建立,我们的进口依赖有望降至几乎为零。"
维什瑙称,这项稀土磁铁制造计划将持续七年,建设5个年产能1200吨的设施,使印度的稀土磁铁年产能增加6000吨,以提高"自给自足"的能力。他表示:"这将是印度的一次重大战略胜利,没有稀土永磁体和半导体,制造业几乎不可能发展。"
《印度教徒报》报道称,该项目的总财政支出为728亿卢比,其中包括用于建设稀土磁铁制造设施的75亿卢比资本补贴,以及为期五年的645亿卢比稀土磁铁销售激励。

11月26日,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部长维什瑙公布稀土磁铁制造计划 《印度教徒报》
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主席沙伊莱什·钱德拉(Shailesh Chandra)认为:"这一举措是构建有韧性且稳定的供应链的重要一步,特别是对电动汽车生产至关重要的零部件。该计划预计将加速清洁出行解决方案的普及,并支持印度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稀土磁铁是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重要组件,中国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尽管印度稀土储量排名世界第三,已探明稀土储量达690万吨,但印度缺乏开采和加工能力。
此前有知情人士告诉彭博社,在中国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后,印度汽车等行业面临压力,因此印度政府寻求扶持本土的稀土磁铁产业,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知情人士称,印度政府的计划已引起印度矿业巨头韦丹塔集团和钢铁巨头JSW集团等多家企业的初步关注。
印度智库全球贸易研究倡议(GTRI)创始人阿贾伊·斯里瓦斯塔瓦(Ajay Srivastava)认为,对中低端技术进口产品进行逆向工程、提供国内生产激励措施以及对深度技术制造业进行长期投资,将有助于印度减少对别国的依赖,"行动的时间窗口狭窄,但紧迫性已不言而喻。"
不过,咨询公司安永-博智隆的合伙人阿比吉特·库尔卡尼(Abhijit Kulkarni)此前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指出,迄今为止,印度对全球稀土产量的贡献不到1%,缺少稀土开采和加工技术以及基础设施落后是当前印度面临的一大挑战。
印度马尼帕尔高等教育学院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助理教授帕拉沙尔(Shushant VC Parashar)10月也撰文指出,印度在稀土产业方面存在技术瓶颈,尽管印度在实验室层面具备相关专业能力,但工业化规模的产能、质量控制以及废料管理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