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秀燕的态度就是不站队。她把话说得圆滑,不在选举早期押注任何人--她在为自己的后路留空间。
公开场合里,卢秀燕没有公开承诺。很多人都懂,她这种做法,是为了保持未来参选2028的更大可能。党内的合作和结盟,其实远未到定局。
郝龙斌选的是"见大人物"的路,把希望放在地方影响力身上。这种策略在十年前或许有奇效,但随着投票方式和党员结构的改变,现在有效吗?蔡正元指出,国民党的党员层级多,谁也掌握不住大多数人的票。
现在大家讨论的是,党内选举已不再是上层定规矩。普通党员和基层声音变得更有分量。媒体报道信息流通快,网络讨论声音大,一个人能不能当选,不再由几个关键派系决定。
国民党内部有新的声音。大家说需要换新人出来,想看到不一样的做法。郑丽文凭借高互动和曝光,凝聚了一批希望党内有所改变的支持者。她用网络直播、现场发言,和郝龙斌的传统策略形成对比。
国民党的选举身份一直在转型。中生代和基层党员参与度高,年龄大不是唯一优势。新生代关注沟通与透明,快速反应问题,党内气氛也随之变化。郝龙斌的做法显得保守,年轻人可能不太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