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政府大楼首次遭俄军袭击受损

2025-09-08 11:50  头条

9月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26国在"志愿联盟"会议上承诺,在俄乌达成停火或和平协议框架下,向乌部署地面、海上或空中"保障部队",还称若俄拒绝和谈,欧将同美对俄实施新制裁。

9月5日普京强硬回应,称乌境内外国军队会被俄方视为"合法打击目标"。

当地时间9月7日凌晨,俄军发起开战以来最大规模混合攻击,出动818架(枚)无人机和导弹组合打击乌20多个城市,乌政府大楼遭无人机袭击,高层外墙起火、屋顶部分受损,这是该大楼首次遇袭。

欧盟26国派兵驻军乌克兰的计划一传出,普京就像翻棋盘一样给了回应。

他没多说什么,高调地用导弹和无人机砸向基辅,一场整整11小时的空袭拉开了序幕。

乌克兰政府大楼被炸,这不再是政治博弈,而是赤裸裸的警告。

如果说之前的冲突还藏着外交辞令,这一波袭击已经是明牌:俄罗斯不想纯靠谈了。

马克龙刚把法国派兵的决定拍在桌面,普京就直接用行动回敬:你们要敢进来,我什么都敢干。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

俄军并非打不过,只是不愿意在关键目标下死手。现在,如果北约敢动真格,俄罗斯的强硬态度就是摆在那里--谁进乌克兰,谁就是靶子。

外界恐慌情绪蔓延,有人开始索性讨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概率。三大军区集结,兵力调动的消息在欧洲政坛发酵得像是葡萄酒快熟了。

可仔细琢磨,真正扳机要不要扣下,欧洲反倒冷静许多。所谓"战后进驻",马克龙对外那句话说穿了就是底线之战。

没有停火前,没有实质驻军动作,大家都还在试探彼此的红线。

俄罗斯的算盘其实不难猜。经济压力像滑铁卢一般压着莫斯科,普京苦心经营的底线是维持已占领的区域,堵住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门。

最关键的一条,是让北约战后别忙着在乌克兰安营扎寨。普京不是没有妥协空间,只是想撑到别人先眨眼,把局谈成一个能接受的结果。

可西方同情归同情,真下场谁都心有忌惮。乌克兰和欧洲还想再搏一把,不愿轻易放软身段。

可能性像骰子,每转一下都让事态更难预测。

当前局势,说剑拔弩张也不为过,说会全面摊牌却远没到终点。每次轰炸响起,既是谈判筹码,又是一道带血的信号。

法国、美国、乌克兰和莫斯科之间的外交角力,仿佛一场旷日持久的扑克游戏。

牌桌上没人敢丢掉最后的王牌,暗中偷换几张的动作不断,但终究是等谁先忍不住,说出一句"够了"。

普京此刻顶着巨大的国内压力,无意于无休止的冲突,他需要看到自己的底线被承认,对乌克兰来说,也渴望一个不会彻底失控的出口。

各种媒体热议,评论席上下都是"拐点快到了"的声音,但按照现在的走向,没有哪一方准备主动走出剧本。

乌方政府大楼被炸显然是新的里程碑,不是终点,也不是序曲,而是证明双方都还在摸索最优解。下一步究竟是谁迈出第一脚,真没人敢断言。

现实里,每个决策者都像是在黑夜里伸手掰玉米,摸到什么算什么。普京点燃冲突的导火索,不只是为了逞一时意气,更是在反复测试西方的耐心。

欧洲的"战后驻军"提案像一个悬在半空的锤子,随时都可能落地,也有可能永远搁置。比起理论上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场持久的拉锯战反而成了当下最真实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