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接受条件后,不到48小时,以本土再遭袭,数百万人争相逃跑

2025-10-09 09:28  头条

最近,以色列和哈马斯,终于迎来了缓和,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出的"20点计划"先后获得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原则性同意",哈以双方即将在埃及进行谈判。

但一个问题是,哈马斯同意停火,其实不等于停战。一方面,以色列坚持"解除哈马斯武装"为前提,而哈马斯仅同意释放人质和移交加沙管理权,拒绝非军事化。

就在哈以停火前,胡塞武装不宣而战,于10月5日使用"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导弹袭击耶路撒冷敏感目标,以色列多个目标,被多弹头高超音速导弹命中。看得出来,虽然双方可能达成停火协议,但根本矛盾,并未消除。

对特朗普提出的计划,双方确实存在共识部分,哈马斯同意在"20点计划"框架下释放所有被扣押以色列人员及遗体,并将加沙管理权移交给由技术官僚组成的巴勒斯坦机构。以色列则承诺分阶段撤军,允许国际援助进入加沙。

但分歧也很明显,其一是解除武装问题,以色列要求哈马斯彻底非军事化,但哈马斯明确表示"在以色列结束占领前不会解除武装"。目前根据加沙的画面来看,以色列还在进行军事行动,没有停止。

其二是加沙治理权,哈马斯拒绝被排除在未来治理架构之外,坚持参与"巴勒斯坦民族自决框架"。而哈马斯作为巴勒斯坦的一员,是必须要参与其中的。这也是与以色列存在分歧的地方。其三是时间表模糊,协议未设定以军全面撤军的具体时限,哈马斯质疑72小时内完成人质移交,是"不现实"的。

所以由此来看,这轮谈判将仅聚焦于人质的释放,至于以色列能否停火和撤军,还有待观察。不过很显然,虽然原则上同意了特朗普的20点计划,但伊朗阵营并不满意,尤其是胡塞武装,在发表了公开信,支持哈马斯后,最近又展开导弹袭击,,10月5日,胡塞武装宣称使用高超音速导弹打击耶路撒冷目标,作为对以色列"加沙罪行"的回应。袭击导致数百万以色列民众进入避难所。

这也为谈判蒙上阴影,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就算胡塞武装不袭击以色列,双方能否落实协议,也很难说,哈马斯与以色列的相互不信任根深蒂固,以方视哈马斯的让步为"战术拖延",而哈马斯担心解除武装后失去生存资本。而且类似协议常因细节争议,如人质名单确认、撤军顺序而搁浅。此次谈判中,哈马斯要求"通过调解方讨论细节",以色列则威胁"不排除军事手段解武装",由此看出,双方底线难以调和。

另一方面,胡塞武装的导弹袭击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多次向以色列发射导弹无人机,此次动用高超音速武器,技术威慑意味明显。若加沙战火延续,黎巴嫩真主党、伊朗等地区力量可能进一步介入,形成"多线作战"态势。以色列虽拥有拦截能力,但面对饱和攻击仍存在防御漏洞。这也是在谈判前提醒以色列,不要要价太高,要适可而止。

而且美国推动"20点计划"意在塑造"调停者"形象,但其偏袒以色列的立场未变,如持续对以军售,特朗普急于达成外交成果。

但无论如何,当前加沙人道主义状况持续恶化,至少5.4万人丧生,87万人流离失所。即使临时停火,重建工作也很难,会因封锁、资金短缺难以开展。对哈以来说,表面共识越多,实际裂痕越深。当前局势仿佛一座脆弱的纸牌屋,任何误判或挑衅都可能引发连锁坍塌。国际社会需超越"临时停火"思维,特朗普也应该在20点计划中,提出让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国,推动包括巴勒斯坦建国,落实"两国方案",否则加沙短期可能停火,但停火不等于停战,长期来看硝烟终将笼罩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