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战接踵而至。美国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企业,封锁核心技术,特别是针对华为发起了极限施压。还联合盟友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围追堵截,妄图让中国"技术归零"。结果,中国反而在芯片、AI、大飞机、核能等领域持续突破,某些关键技术甚至实现自主化。

新能源领域成为另一个焦点。中国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布局光伏和电动车产业,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积累,逐步掌握全球主导权。到2025年,中国光伏产能占全球九成,电动车出口全球第一。美国这才发现,自己早期放任市场调节,错失了战略窗口。
美国试图重组全球供应链,绕开中国。推出"友岸外包"计划,企图把产业链移出中国。但现实并不配合,许多关键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仍高度依赖中国供应。美国企业频繁遭遇供应链中断,成本暴涨,产业竞争力反而被进一步削弱。

金融领域也不再安全。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扩大跨境支付系统覆盖。到2025年,人民币国际储备占比持续上升,数字货币试点稳步推进。美国的美元垄断地位面临松动,华盛顿焦虑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