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那么残暴,为何不用活人陪葬而用兵马俑?(6)

2025-01-24 16:02  历史故事迷

看着这一群默默的秦俑,除了缺少没有肢体语言的和神态之外,似乎让人恍惚间回到了2000多年前的战场上,这在秦始皇看来,也唯有这恢弘的场面,才能衬托出他的帝王霸气,他更是要时刻统领着这支军队,去征服着一个个的战场,即使去到了另一个世界他也依旧要做一个王。殉葬制度起源于奴隶社会。商朝时期,人们认为人死后是有灵魂的,墓葬是墓主在另一个世界的居所,当时的奴隶主贵族都盛行用活的奴隶殉葬,来供他们死后驱使。奴隶没有人权,没有自我,令人恐惧又可悲。

从奴隶社会延续到封建社会,秦朝有活人殉葬的记录是在秦武公时期,《史记·秦本纪》载:武公卒,葬雍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而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却没有用活人殉葬,这引发了人们的好奇。

1974年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在陵东1.5千米的地方打井时,发现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出土了。看着栩栩如生的陶俑士兵,身高不一,神态各异,严肃端庄,与真人无异,一股肃杀紧张的压迫感油然而来,让人不禁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这些来自千年前的士兵。就是这样精美的,价值不可估量的艺术品竟然只是一个人的陪葬品。

以俑代替活人殉葬是春秋时期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改变,俑的本意就是人俑,人俑的出现体现出了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命重要性的意识加强。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便开始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修建华丽的宫殿。《阿房宫赋》中写道"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诉说了秦王的专制独断和骄奢淫逸的作风。

除此之外,嬴政还喜欢发动战争,北伐匈奴,南平百越,使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不少家庭妻离子散。也正因这些做法,嬴政落下了暴君的名声,人们怨声载道,而修建墓葬又必会死一大批人,也许是为了积点德,秦王接受了丞相李斯的建议,没有选择用活人殉葬,而是代替人的陶俑,但其实因为修建墓葬的保密性,几乎所有参与修建的人都被永久的留在了墓中,这也造成了大量人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