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暂吞关税大头"
根据业内机构的估算,虽然目前有迹象表明一些外国供应商,已下调了部分商品价格以帮助缓解美国买家的压力。但这种支持远未达到特朗普"承诺"的水平--即由外国承担关税成本。
在经济指标中,进口价格指数通常用于追踪进口商在支付进口关税前,为外国商品支付的价格情况。该指数近几个月来保持稳定。一些经济学家称,这是外国供应商没有普遍降价,以帮助抵消其美国客户成本的迹象。
高盛对进口价格进行了其所谓更精细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外国公司似乎只通过降价,帮助吸收了约20%的关税成本。
迄今为止,美国消费者物价的涨幅整体尚还属温和。6月份CPI虽同比上涨至2.7%,但核心物价涨幅低于预期,这是因为许多公司在关税生效前减少了采购或囤积了库存。不过有迹象显示,一些最为受关税影响的商品--包括家具、玩具和服装的通胀率,确实已开始逐步攀升。
晨星公司首席美国经济学家Preston Caldwell表示,"美国企业仍在承担大部分关税费用,尚未将大部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而美国企业"一肩扛下关税"所导致的一个典型后果是:二季度的业绩报告已出现不少利润受损的迹象。
通用汽车本周表示,其第二季度支付了超过10亿美元的汽车进口关税。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Mary Barra称,该公司尚未因关税而大规模提价,但并未排除涨价的可能性。总部位于荷兰的Stellantis公司是美国品牌Ram和Jeep的母公司,该公司本周也表示,汽车进口关税导致其利润损失了3.5亿美元。
此外,航空航天和国防公司RTX表示,关税削减了其利润。玩具制造商孩之宝周三则表示,关税对最近一个季度的财务影响虽低于预期,但部分影响可能仍将显现。该公司表示,关税可能会在整个财年造成6000万美元的额外支出。
上个月,耐克高管也表示,关税将导致公司本财年利润减少约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