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 当天下雨是好还是不好?

2025-08-07 10:46  头条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开始节气,不仅是季节更替,还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节点。

在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立秋的农谚,其中,"最怕立秋一日晴"这句农谚,可能会让不少朋友心存疑虑,难道立秋当天晴天不好吗?

本篇内容,小帮手就详细和大家说说立秋当天,天气表现相关的农谚,一起看一看,晴天有啥预兆?下雨有啥预兆?谁好谁不好?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

这句农谚的意思简洁明了,如果立秋当天是晴天,可能预示着后续整个秋天都会以晴朗少雨的天气为主,秋旱便极有可能接踵而至。

相反,如果立秋当天下雨了,可能预示后续秋天季节内,降雨会多一些,农作物不必担心干旱的问题了。

立秋过后,虽然说名义上已经步入秋季,但实际上,夏季期间的炎热,并未立刻消散,立秋后还会持续炎热一段时间。

此时,农作物大多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对水分的需求较大。

以麦茬玉米为例,此时正处于授粉期,玉米能够结棒,水分的占比很大,如果持续干旱,势必会收到影响,玉米无法正常授粉。

反观立秋当天下雨的情况,按照这句农谚的说法,后续整个秋天降雨的日子可能会相对较多。能够持续为农作物提供充足水分,对于农户们来说是好事。

另外一个角度,降雨还有助于降温,老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能够缓解"秋老虎"带来的炎热,我们日常生活也舒适了。

所以,单从这句农谚来说,立秋下雨是好事,晴天不太好,也就"怕"了。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这句农谚主要表达了立秋不下雨,对农业收成造成不好的影响,"一半收"并一定会减产一半,只是表达其重要性。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立秋时期,多数农作物正处于生长的关键期。

比如,春玉米在此时进入乳熟期,玉米籽粒是否饱满,水分的供给很重要,如果干旱,玉米秕粒增多,千粒重下降,产量减产。如果水分充足,玉米籽粒饱满,产量就高。

如果立秋没有下雨的话,受"秋老虎"的影响,高温天气也会持续,土壤中的水分被蒸发,土壤变得坚硬,农作物的根系难以伸展,吸收养分的能力大打折扣。

同时,水分不足也会导致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减弱,光合作用效率降低。

在过去,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灌溉设施也不够完善,农民们更多地依赖降雨来满足农作物的水分需求。

因此,单从这句农谚说,立秋降雨是好事,晴天不好。

"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这句农谚的意思也很好理解,如果立秋下雨了,或预示后续天气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种什么都可以丰收。

相反,如果立秋没有下雨(指晴天),或预示后续降雨也少,田间干旱,农作物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分,产量会受到影响,也就担忧了。

立秋之后是夏季作物开始进入中后期生长的阶段,如果缺少了水分,农作物可能会出现干旱,影响成熟过程,导致减产或者无法达到预期的收成。

而雨水充足的年份,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顺利,产量也就上去了。

所以,这句农谚和前面2句所表达的寓意是一样的,都说明了立秋降雨好,晴天不好。

综合上述内容,相信大家对于"最怕立秋一日晴",有了一定的了解或答案。

虽然在现代社会,农谚或许不那么准确了,但对于农民而言,立秋相关的农谚,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今天就是立秋了,我们这里预报的是雨天,你们那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