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商业同比营收增速仍然高达32%,但亏损同比扩大至57%。针对这一问题,吴泳铭称:"海外业务新财年可以实现单季度盈利。"
据蒋凡的说法,目前国际商业 B2C 业务盈利路径逐渐清晰,UE 在持续提升,在部分国家也与本地平台合作,将持续改善盈利能力。例如,在韩国这一主要市场,已与新世界集团成立合资公司,经营速卖通韩国和 Gmarket。
这表明,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国际商业将以"低调增长"为主要目标,在保持稳定增速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减亏。
总的来说,淘天目前仍然是阿里最大的赚钱机器,对阿里集团的贡献率超过100%。而随着线下零售业务的出售、国际商业未来扭亏为盈、各项子业务亏损有望继续收窄,淘天的输血能力将进一步得到保障,阿里未来几年内的利润表现也有望保持不错的增长,以支撑其持续大手笔投入 AI 和云。
"电商"阿里要讲"AI服务商"故事
查理·芒格曾称自己高估了阿里在科技领域的实力,直言"阿里是一家该死的零售商",这限制了阿里在资本市场的故事叙述能力。
阿里长达十多年坚持对技术和云大手笔投入,也曾一度被市场认为是费力不讨好。再加上,近年来,阿里云曾一度陷入增长瓶颈、上市撤回带来的组织动荡,面临估值清零的时刻,曾多次引发市场担忧。就在一年多前,市场对吴泳铭提出的"AI驱动"战略也仍有颇多疑问。
转折发生在今年年初。深度推理模型 DeepSeek RI 和阿里通义 Qwen2.5-Max 的发布,成为扭转市场认知的关键拐点。
DeepSeek 的低成本高效模型挑战了传统 AI 开发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的观念,其与阿里通义千问的开源策略使更多开发者能够参与到 AI 技术的创新中,挑战了 Open AI 的闭源模式,有效打破了美国 AI 技术近乎垄断的局面。
摩根大通也指出中国此前在 AI 领域的技术实力被低估,中美 AI 差距并没有想象中大,投资者应该关注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随后市场对中国科技股的信心开始快速恢复。
紧接着,阿里宣布接入 Deepseek、董事长蔡崇信确认阿里拿下苹果的AI大单、创始人马云参加政府座谈会,都进一步向市场释放利好信息,引发了市场对阿里云等业务的重估,也是阿里近期股价飙涨的主因,"买阿里,赠阿里云"更成为近期二级市场的热点话题。据摩根大通等机构的预测,按照美国 SaaS 公司6.5-10.5倍的估值来算,阿里云能为阿里拉动的股价至少还有14%-39%。
事实上,苹果对合作伙伴的评估名单堪称豪华,包括百度、腾讯、字节、和 Deepseek 等企业,凭借国内首屈一指的技术实力、成熟的商业化能力(B端服务经验)以及数年积累的消费者数据,综合能力最强、技术布局最全的阿里,在众多知名科技公司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