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点,美国当下的外交政策混乱,其实体现了近年来美国战略研究界的没落。
过去十多年来,我经常同美国战略研究界有交流,还主持过教育部在人民大学设立的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项目,每年会同大量的美国智库学者、官员交流。我们发现,整个美国战略研究界的研究功底在急剧下降。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是非常粗浅、非常内化的,即在通过想象和自我中心式地描绘与思考世界。
之前我采访和拜访过多位美国大战略家,比如基辛格,九十多岁高龄,每年还要飞好几十万公里,在全世界去做调研和访谈。现在,我每年差不多要到十多个国家去开会调研,在外面看到的美国战略学者越来越少,比起十年、十五年前少多了。说明他们不怎么搞调研了。没有调研,没有对世界的发言权。
比如,刚才讲的布兰德斯这位美国"80后"青年学者,还有像杜如松(Rush doshi)、韩美妮(Melanie Hart)等算是美国新生代战略学者里比较优秀的一批人,但坦率讲,他们的战略视野比起老一辈研究者来说是非常匮乏的。
这些年的美国战略界真的缺乏大思考、缺乏优秀作品问世。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约瑟夫·奈那一代的战略学者,周期性地都有震撼世界的作品问世。
第三点,当下美国外交的不确定性与飘忽性,主要源于美国社会的分裂,导致美国民族陷入了"内分泌混乱"。
如州和联邦之间出现了巨大分歧,联邦政府的政策,州政府可以公开顶撞。美国社会的这种内部混乱,导致广大美国人并不能对世界变局拥有共识,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给美国外交未来的走向带来了高度不确定性。
所以正如刚才我说的,我们要防范一个最坏情况的出现,即"更年期综合征"发作的美国,突然抛出一个令所有人猝不及防的措施,或者进攻性政策。这是我们必须要提防的。
·平视美国之余,需要警惕三种症状
观察者网:面对过去100天以来特朗普在外交、经贸各个层面发动的冲击,现阶段可以总结出哪些应对特朗普的经验教训?您建议未来还有哪些可以努力的方向?
王文:这一次中国对特朗普冲击的应对,我们应该打高分,至少90分以上。中国政府为应对特朗普2.0时代的关税战做了多年准备,处理冷静也具有战略定力,回击的非常精准,体现出了我们作为一个全球大国的正义感、战略韧性与高格局。
在细节处理的层面,我们通过对等反制、精准回击,避免关税无限升级,且与欧盟、东盟等其他国家和组织深化合作,更好地阐述了自己的立场和与全球合作的意愿。中国政府的表现绝对可以打高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也肯定了中国政府在这次关税反击战中的作用。
国内金融界,也做得不错。4月份以来,中国股市整体上保持了稳定,稳中有进,折射出了整个社会预期的稳定。我给中国金融界也打高分。
但是有几分是要扣掉的。对于特朗普2.0时代汹涌的关税战,国内的知识界依然准备不足,对外阐述、观点传播做的不足,反击力道还不够,甚至许多学术研究界,尤其是自然科学研究界的人士还在"迷恋"美国,抱怨我们的数据库没法用了、仪器没法用了,未来会怎么样。那你早干嘛去了?
美国自特朗普1.0时代就开始打压中国,比如华为,从2018年起就全面转型,现在华为已经百分之百实现国产替代。然而,我们自然科学研究界,过去七年来在国产替代层面上的表现还应该更努力一些。一些自然科学技术领域研究界的人士,还幻想着能够与美国重归于好,仍然可以继续用美国的数据库、工业互联网软件、设备仪器等,这多少是有点天真了。
所以,未来在平视美国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警惕三种症状:
一是"恐美症",仍然惧怕美国、害怕同美国开展斗争。我们要敢于斗争,合作是斗争出来的,绝不是跪出来的,也不是求出来的,知识界尤其如此。
二是"恋美症",尤其是一些自然科学研究界的人士,要防止仍然对美国念念不忘,好像没有美国,我们就没法搞研究、搞创新似的。自然科学研究界同样需要有替代创新方案,要有更多像DeepSeek那样依靠本土高校毕业生仍能做出超越美国同类产品的案例出现。
第三是"防美症",这主要是指不少社会科学研究界人士。什么是"防美症"?就是处处对美国人设防。事实上,要与美国人"扭抱缠斗"。中国的社科界人士应该更多地去与包括美国人在内的西方人士交流。
比如,可以对美国普通公民免签,让美国人大量地来中国,了解中国。你看之前的小红书对账、TikTok上,许多中国产品与技术让美国人惊叹。凡是来过中国、与普通中国人交流过的美国人,大多数都会改善对中国的印象。
如果说自然科学界要防范"恋美症",那么人文社会科学界要防范"防美症",不要害怕跟美国人接触,甚至要更多地去影响对方。
未来四年,我们应该体现出反向塑造美国与世界的这种能力,要体现出中国式的全球领导力。一方面,要去不断地塑造中美关系朝相互尊重、合作、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这样一个时代发展。中国有这个塑造力。
另一方面我们敢于斗争,也善于斗争,体现出以斗争求合作的强大实力。与此同时,未来四年要进入真正的"全球外交"时代,把更多的重心放在非美国的世界,欧洲、东盟、非洲、拉美等等。
最后一点,要通过技术手段、智能科技突破,进入"全民外交"时代。通过出国旅游、对外免签,让更多外国人走进来,更多中国人走出去,更多跨境信息交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