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的混乱源于战略研究界的没落
观察者网:有外媒认为当前美国外交领域的乱象,某种程度上源于政府内部两派人的争斗,形容美国外交政策的最大变数在于,究竟是共和党的传统精英能够"驯服"特朗普,还是特朗普能把个人意志强加给建制派。您认为派系内斗对我们观察特朗普的政策有多大参考价值?
王文: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位年轻教授哈尔·布兰德斯(Hal Brands)写过一篇文章说,"每位美国总统都有一个外交政策思路,但是特朗普有五个"。这体现了特朗普团队内部的混乱。既因为建制派与他本人的意志存在对立,而且他的团队中,有大量人士会按照总统的偏好去设定外交动向。
布兰德斯把目前美国的外交政策分为五派,一是全球鹰派,也就是延续过去共和党建制派的主张,要维持全球霸权,以国务卿鲁比奥、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为中心;
第二派是"亚洲优先"派,以五角大楼的一批人为代表,主张美国减少对中东和欧洲事务的参与,要聚焦亚洲,尤其是要遏制中国,维系西太平洋的军事平衡;
第三派是"回归美国"派,认为美国要避免被卷入冷战的泥潭,尽量减少负担,这一派人以副总统万斯为中心;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近日宣布将全面重组美国国务院,落实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 视觉中国
第四派就是"经济民族主义"派,以财政部长贝森特为代表,他鼓吹关税作为武器,能为美国谋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制造业回归;
第五派就是所谓"让美国再度伟大"(MAGA)强硬派,主张美国优先,反对对外援助,甚至要吞并外国的领土。这一派主要以白宫办公厅副主任斯蒂芬·米勒为中心。
布兰德斯总结的这五派人彼此有一定重合,但也有一定分别。他们都在迎合特朗普的偏好,"揣摩圣意"。而这背后典型地反映了"美国大战略的终结",美国越来越缺少大战略家。
理由有三:
首先,自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之后,美国已没有真正具备学术功底、智库运营和政府工作背景、社会经验丰富、受到世人尊重的大战略家了。
如果你站在特朗普的视角看美国,会发现"满朝无可用之臣,全军无可用之将",整一个破败王朝的战略人才匮乏的局面。好像每个人都有一个不错的主意,但每个主意又都说服不了所有人,于是,彼此之间"打架",特朗普也不知道该听谁的,导致美国的外交政策今天一个样,明天另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