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8月8日报道,当地时间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证实美俄已达成元首会晤共识,中东国家阿联酋被选定为最佳会谈地点,而这场备受瞩目的"普特会"预计在下周举行。与此同时,普京在谈及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面的可能性时,虽未完全关闭对话大门,却明确表示"必须创造某些条件",且距离条件达成尚远。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对现阶段俄乌会谈的婉拒,更间接否定了美方此前提出的美俄乌三方元首会谈提议。而白宫与特朗普本人对此的"前后矛盾"回应,则进一步暴露了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利益分歧与战略博弈。

美俄"各取所需":"普特会"的筹码与算计
从俄方披露的信息看,美国此次提出的会谈方案"对俄罗斯十分有利",而俄方立场未变,这暗示特朗普可能在乌克兰问题上做出了实质性让步。结合近期俄军在战场上的表现--连续攻克乌东关键据点、控制乌东四州大部分区域,普京的谈判底气显然来自军事胜利的支撑。对俄罗斯而言,其核心诉求包括两点:一是通过法律程序固化对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的"实际控制",迫使西方承认既成事实;二是推动西方解除对俄制裁、解冻被扣押资产,实现俄与西方关系的"软着陆"。而特朗普若想促成停火,则需向普京递上"投名状"--牺牲乌克兰利益以换取俄方妥协。
特朗普的算计同样直白。作为商人出身的政客,他深谙"利益交换"的逻辑:乌克兰对美国而言,不过是遏制俄罗斯的"棋子",而非核心盟友。若能通过牺牲乌克兰部分利益(如放弃乌东领土主张、接受"中立化"地位),换取俄方停火承诺,进而向国内选民展示"外交功绩",这笔交易对特朗普而言堪称划算。更何况,美国国内对援乌疲劳感日益加剧,共和党内部更是有声音批评拜登政府"无底线索乌"。特朗普若能以"和平使者"姿态重启美俄对话,无疑能抢夺政治主动权,为2024年大选积累资本。










